1、成年人得罪了就是得罪了,别指望回到从前
村西头的周老栓,以前总想着 “修复关系”—— 有回跟邻村的张屠户因为卖菜的价钱吵了架,后来周老栓主动提着酒去道歉,张屠户虽然接了酒,却再也没像以前那样跟他一起赶集、一起喝酒。周老栓郁闷了好几天,老支书跟他说:“成年人的关系,裂了就难粘回去,除非还得一起赚钱、一起办事。你与其花心思修复,不如把自己的菜种得更好、卖得更贵,等你比他过得好,这点裂痕算啥?”
后来周老栓专心改良蔬菜品种,种出的西红柿又大又甜,镇上的超市都来抢着要,价钱比张屠户的高了一截。张屠户见了,反而主动过来跟他套近乎,想跟他学种西红柿。周老栓跟人说:“以前总怕得罪人,后来才知道,得罪了就得罪了,把自己变强比啥都强。你过得好了,别人要么主动跟你和好,要么再也不敢随便惹你,裂痕自然就抹平了。” 村里的小李,以前跟同事吵架后总想着道歉修复关系,后来听了周老栓的话,专心提升自己的修理技术,成了店里的技术骨干,以前跟他吵架的同事,反而主动跟他和解了。
2、你说的话、做的事,才定义你是谁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因为别人的话难过 —— 有人说她 “刺绣没天赋,再练也没用”,她就躲在家里哭,好几天不碰针线;有人说她 “长得普通,嫁不出去”,她就天天愁眉苦脸,连门都不想出。周老栓见了,跟她说:“别人说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啥。他说你没天赋,你要是能绣出好东西,他的话就跟放屁一样;他说你嫁不出去,你要是把刺绣店开起来,活得精彩,还怕没人欣赏你?”
小芳听了,不再在意别人的闲话,每天埋头练刺绣,还把绣好的作品拿到镇上的店里寄卖。慢慢的,她的刺绣越来越有名,有人专门来村里找她定制,还有人想跟她学刺绣。那些以前说她坏话的人,再也不敢乱说了。小芳说:“以前总被别人的话定义,后来才知道,真正定义我的,是我自己。我绣出好作品,开起自己的店,这才是我是谁,别人的话算啥?” 村里的小栓,以前总因为别人说他 “没本事” 自卑,后来他专心种大棚蔬菜,赚了钱盖了新房,别人再也不敢说他没本事了。
3、送上门的 “好事” 别当真,哪有平白无故的便宜
镇上的李大叔,前两年遇到个 “好事”—— 有人跟他说 “投资一万,三个月能赚五万”,还带他去看 “公司总部”,看着挺气派。李大叔心动了,想把家里的积蓄都投进去,周老栓劝他:“哪有这么好的事?要是真能赚这么多,他咋不自己投,还来找你?这都是诱饵,就等你上钩呢。”
李大叔不听,还是投了钱,结果没过两个月,“公司” 就跑了,他的钱也打了水漂。后来李大叔跟人说:“踩过坑才知道,送上门的好事都是假的。这世上哪有平白无故的便宜?运气都是骗人的,强者靠本事赚钱,弱者才靠运气安慰自己。” 村里的王会计,以前也遇到过 “免费领手机,只要办张电话卡” 的好事,听了周老栓的话没去,后来才知道,那电话卡每个月要扣好几十块钱,还不能取消,不少人都上当了。王会计说:“现在不管啥好事,只要是送上门的,我都先琢磨琢磨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话真没假。”
4、人生最大的限制,是自己给自己设限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被 “标准答案” 捆着 —— 觉得 “女人三十岁之前必须结婚”,所以三十岁那年,随便找了个人嫁了,结果婚后天天吵架;觉得 “结婚后必须生孩子”,所以明明身体不好,还硬要怀孕,最后差点出了危险。后来张婶跟周老栓诉苦:“我按别人说的做,咋日子还过不好?”
周老栓跟她说:“谁规定女人三十岁必须结婚?谁规定结婚必须生孩子?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轨道。你自己给自己设了限,就只能按别人的想法活,咋能开心?” 张婶听了,跟丈夫离了婚,不再逼自己生孩子,而是开了家小杂货店,每天守着店,跟老姐妹唠唠嗑,日子过得很惬意。她说:“以前总觉得‘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后来才知道,没有啥必须的。人生是旷野,想咋走就咋走,自己开心最重要。”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觉得 “男人三十岁必须有车有房”,后来压力太大,差点抑郁,听了张婶的话,不再逼自己,反而踏实工作,慢慢也买了车,日子过得很稳。
5、人和人的关系,靠努力是得不到的
村里的小王,以前总想着 “融入别人”—— 看到同事都喜欢钓鱼,他也买了鱼竿,天天跟着去钓鱼,可他根本不喜欢钓鱼,坐一会儿就浑身难受;看到邻居都喜欢跳广场舞,他也跟着跳,可他总跟不上节奏,还被人笑话 “笨”。小王郁闷了,跟周老栓说:“我这么努力融入他们,咋还是跟他们隔着点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