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卑微越没人爱,越强势越有人追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讨好别人 —— 邻居借她的农具,就算自己要用,也先借出去;别人让她帮忙种地,就算自己的活没干完,也点头答应。可越这样,别人越不把她当回事,借了东西不还,帮了忙也不道谢。后来小芳变了,不再讨好,别人借东西,她会说 “我还要用,不能借”;别人让她帮忙,她会说 “我没空,你找别人吧”,反而有人主动跟她来往,还会帮她的忙。
她跟娘说:“这人性就是贱 —— 你越懦弱、越讨好,别人越不喜欢你;你越强势、越有脾气,别人反而越不敢怠慢你。你自己咋样不重要,别让自己看起来太廉价,别人才会高看你。”
村里的老周以前也总爱讨好镇上的批发商,结果批发商总压他的价;后来老周不讨好,反而跟批发商谈 “我的蔬菜新鲜,你得给我公道价,不然我找别人”,批发商反而给了他好价钱。老周说:“你太卑微,别人就觉得你好欺负;你强势点,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
2、讨好没价值,有底牌才管用
村里的王二婶,以前总爱讨好村里的有钱人,人家办喜事,她忙前忙后;人家有难处,她主动帮忙,可人家也没帮过她啥。后来王二婶学了织毛衣的手艺,织的毛衣又好看又耐穿,村里的人都找她织,那些有钱人也主动跟她来往,还会介绍生意给她。
王二婶说:“讨好别人没啥用,你得有能给别人的东西 —— 要么能帮别人做事,要么有别人需要的本事,这才是价值。你一味讨好,只会让自己受委屈,别人还不把你当回事。你手里有底牌,比如会织毛衣、会种蔬菜,别人才会跟你来往,才会尊重你。”
村里的会计老陈以前总讨好村支书,结果村支书也没给过他啥好处;后来老陈把村里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还帮村支书解决了不少难题,村支书反而很看重他,有好事也会想着他。老陈说:“你有价值,别人才会对你好;你没价值,再讨好也没用。”
3、能控情绪是利器,失控情绪害自己
村里的老周,以前总爱发脾气,有回跟镇上的批发商吵了一架,结果批发商不再跟他合作,他的蔬菜卖不出去,亏了不少钱。后来老周慢慢学会了控制情绪,有回批发商少给了他货款,他没吵,而是跟批发商说 “你少给了货款,要是传出去,别人咋看你?” 批发商听了,赶紧把货款补给他。
老周说:“情绪这东西,能控住就是利器,控不住就会害自己。你能把情绪当工具,比如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别人才会服你;你要是一有事就发脾气,只会把事情搞砸,还会得罪人。”
村里的小芳以前也爱发脾气,跟媳妇吵,跟邻居闹,后来她学会了控制情绪,遇到事先冷静,再想办法解决,家里的气氛好了,跟邻居的关系也和睦了。小芳说:“以前总觉得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后来才知道,控制情绪才能解决问题 —— 你不冲动,才能想清楚咋做,才能把事做好。”
4、遇诽谤别吭声,遇嘲笑别争辩
村里的张婶,去年被人传 “她偷了邻居的鸡”,张婶没跟人吵,也没解释,只是该种地种地,该织毛衣织毛衣。后来邻居的鸡自己回来了,大家才知道是误会,那些传谣言的人也不好意思再提。有人问张婶 “为啥不解释”,张婶说:“你跟人吵,跟人解释,别人反而会觉得你心虚;你闭嘴不理,事情慢慢就会清楚,那些心虚的人也会露出马脚。”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被人嘲笑 “没文化,种不好蔬菜”,小李没争辩,只是默默学着种蔬菜,后来他的蔬菜长得比谁都好,那些嘲笑他的人也不敢再笑了。小李说:“你跟人争辩,赢了也没啥用;你闭嘴好好干,做出成绩,别人自然会服你。”
老周也说:“沉默是最好的反击,也是最高级的蔑视。你少说话,多做事,事情的真相会自己浮出水面,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也会慢慢没话说。”
5、底线值钱人才贵,底线高才走得远
村里的小王,以前总没底线 —— 别人借他的钱不还,他不催;别人占他的地,他不吭声,结果别人越来越过分,把他的地占了一半,借了他的钱也不还。后来小王有了底线,别人借他的钱,他会说 “你得按时还”;别人占他的地,他会说 “这是我的地,你得还给我”,慢慢的,没人再随便欺负他了。
小王说:“看一个人值不值钱,就看他的底线值不值钱;看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的底线有多高。你没底线,别人就会随便欺负你;你有底线,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不敢随便对你不好。”
村里的周掌柜也有底线 —— 他卖布从不缺斤短两,也从不卖次品布,就算有人想让他卖次品布多赚钱,他也不答应。周掌柜说:“底线是你跟世界相处的边界,你守住底线,才能做自己,也才能看清别人 —— 那些不尊重你底线的人,也不是啥好人,别跟他们来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