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念叨 “老实人吃亏”—— 张叔在镇上工厂总被塞杂活,李婶在村合作社总被推麻烦事,明明俩人干活最实在,却偏是吃力不讨好的主。有人说 “是老实人太好说话”,有人说 “是旁人太欺负人”,可往深了想,这吃亏的根由,其实是底线被人一步步试探没了,就像地里的田埂,今天被人踩塌一点,明天被人挖走一块,慢慢的,自家的地就成了别人随便进出的菜园子。
前阵子跟老支书聊起《资治通鉴》里的一段旧事,越琢磨越觉得这道理古今一样。那时候北方有个东胡国,势力大得很,旁边的月氏国也不弱,匈奴的头曼单于,就把自己的太子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 —— 说是人质,其实是头曼心里有了别的心思。头曼后来娶了个新媳妇,宠得不行,还生了个小儿子,就想把王位传给小的,可冒顿是正经太子,明着废了怕人不服,于是就想了个阴招:等冒顿到了月氏,头曼立马发兵打月氏,这不明摆着是想借月氏人的刀杀了冒顿嘛!
可冒顿这小子命硬,也机灵,眼看月氏人要杀他,竟偷偷牵了匹月氏的好马,连夜逃了回来。头曼见他没死,心里也有点复杂 —— 既觉得这儿子有点本事,或许也掺着点愧疚,就拨了一万骑兵让他带。冒顿心里跟明镜似的,老爹这杀心没断,自己要想活,要想把王位拿回来,手里这一万骑兵必须得是自己的 “死忠”,指哪打哪,半点不能含糊。
怎么让这群骑兵绝对听话呢?冒顿造了种 “鸣镝”—— 就是射出去会响的箭,然后跟骑兵们立下死规矩:“我的响箭射向哪,你们的箭就必须跟着射向哪,谁不射,立马斩!” 规矩好定,可人心难测,冒顿知道,得用真格的试探,把那些不真心听话的人全筛出去,才能练出一支 “杀人机器” 般的队伍。
第一次试探,冒顿把响箭射向了自己最爱的宝马。那马浑身油亮,跑起来跟风似的,冒顿平时宝贝得不行,连缰绳都舍不得让旁人碰。骑兵们一看响箭射向宝马,不少人犹豫了 —— 那可是太子的心头肉,真射了,太子会不会生气?结果犹豫的人还没回过神,冒顿的刀就架在了他们脖子上,当场砍了个干净。这一次,冒顿筛掉的是那些还抱着 “敬畏贵重之物” 心思的人,他要的是不管射什么,都能毫不犹豫执行命令的兵。
过了些日子,冒顿又搞了第二次试探。这次他把响箭对准了自己最宠爱的妾室,那女人长得俊,说话也温柔,平时在营里不少人都见过,谁也没想到太子会对自己女人下狠手。骑兵里又有人慌了,手哆嗦着不敢拉弓,结果跟上次一样,犹豫的人全被冒顿杀了。这一次,他筛掉的是那些被 “人伦情感” 捆住的人,他要的是不管命令多残忍、多不合理,都能照做的兵。
第三次试探,是在一次跟头曼单于一起打猎的时候。冒顿突然把响箭射向了头曼的坐骑 —— 那可是匈奴单于的马,是整个匈奴的 “脸面”,比冒顿自己的宝马还金贵,骑兵们要是射了,那就是对单于的大不敬。可这时候,剩下的骑兵们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万箭齐发,瞬间就把头曼的马射成了筛子。冒顿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支队伍成了 —— 他们连对单于的敬畏都能抛开,眼里只有他冒顿的命令。
后来的事,大家也能猜到。冒顿趁着一次狩猎,把响箭射向了头曼单于,身边的骑兵们毫不犹豫地跟着射箭,头曼当场就死了。冒顿接着清理了不服他的人,包括那个想抢王位的小弟弟和他母亲,顺利当上了匈奴单于,还把匈奴带成了当时北方最厉害的部落。
这段旧事听着血腥,咱肯定不提倡用这种法子待人处世,但它戳破了一个实在理:人的底线,就是被这样一步步试探出来的。放到咱现在的工作里,这 “试探” 其实天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没那么刀光剑影,而是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把人的底线煮没了。
你看村里的小王,刚去镇上的文具厂上班时,老板说 “小王啊,这个报表不急,你下班前帮我弄完就行”—— 这话听着客气,其实就是试探小王愿不愿意多干额外的活。小王觉得 “就一个报表,顺手的事”,就答应了。结果过了没几天,老板又说 “小王,这个客户要的样品,你周末加个班赶出来吧,就这一次”,小王想着 “上次都帮了,这次不帮不好”,又答应了。慢慢的,厂里的杂活、额外的活全堆到了小王身上,别人下班就走,小王天天加班,最后连工资都没多拿,还落了个 “他好说话,让他干就行” 的名声。
还有村里的李会计,在村合作社管账,一开始有同事说 “李姐,我这发票有点乱,你帮我理理呗”,李会计觉得 “都是同事,帮个忙应该的”。后来同事又说 “李姐,这个报销单有点‘特殊’,你看能不能灵活处理下”,李会计犹豫了一下,还是帮了。再后来,有人想让她在账上 “做点手脚”,李会计这才慌了,赶紧拒绝,可这时候再拒绝,反而被人说 “你以前都帮,现在怎么不帮了”,弄得里外不是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