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熠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若有所思:“你看,你这个问题,像不像生物体内的神经元网络?无数神经元异步放电,通过神经递质(信息)传递,没有中央调度器,却实现了高效协同。又有点像《易经》里的八卦,六爻变动,生生不息,每一爻的变化都影响整体,但整体又遵循着固定的‘易’的法则。”
陈骏张大了嘴,表情从困惑逐渐变为“我室友是不是又修仙修傻了”的担忧。
梁熠却不理他,继续自言自语:“你在静态分配资源,试图预设所有可能性。但真正的智能,应该是动态、自适应、涌现的。为什么不试试模拟退火算法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引入一个‘熵’的概念,让线程在一定的‘温度’(随机性)下自由竞争资源,通过迭代,让高效的组合自然‘进化’出来,而不是你强行规定谁先谁后。”
他边说,边打开一个记事本,快速地画了一个简图,标注了几个关键点:“这里,减少硬锁,用CAS操作;这里,设计一个基于历史效率的动态权重表;最关键的是这里,加入一个轻量级的‘突变’机制,允许少量非最优解参与竞争,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这就像是……在严格的代码逻辑中,引入一丝‘混沌’。”
陈骏看着那看似潦草却直指核心的草图,眼睛越瞪越大。他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精通各种算法,但梁熠这种将生物学、物理学甚至玄学思想融入代码架构的角度,对他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我……我靠!熠哥!你这脑子怎么长的?!”陈骏猛地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静态规划死路一条,动态演化才是王道!引入‘混沌’以求更高的‘有序’!妙啊!”
他抱着笔记本,如获至宝,嘴里念念叨叨地冲回自己的座位,迫不及待地开始修改代码。
梁熠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重新戴上了耳机。对于他而言,这不过是又一个寻常的夜晚,一次寻常的思维碰撞。他享受这种用跨学科的视角撕开传统问题壁垒的感觉,就像解开一道有趣的谜题。
然而,他没注意到的是,就在刚才全神贯注为陈骏分析问题、试图用更高维的模型去理解并发计算本质的瞬间,他的眼神有过一次极其短暂的失焦。周遭网吧的喧嚣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时间流速似乎也微微凝滞。他的大脑中,无数关于并行计算、神经元网络、熵增定律、易经变爻的信息碎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动关联、碰撞、整合,形成了一个模糊却无比和谐的整体意象。
那感觉倏忽即逝,快得让他以为是长时间盯着屏幕产生的错觉。只是脑海中,关于“动态权重”和“混沌引入”的具体实现方案,变得异常清晰。
他甩了甩头,将这些杂念抛开。这时,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消息弹出,来自林雪。
林雪: 在干嘛?又泡在网吧“连接宇宙”呢?(笑脸) 别忘了明天早上生物化学的专题讨论,你的部分准备好了吗?赵教授可不好糊弄。**
看到林雪的消息,梁熠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温和的笑意。林雪是他青梅竹马的邻居,现在是医学院的学霸,理性、冷静,是少数能真正理解他部分“奇思妙想”并给予建设性反馈的人。
梁熠: 报告林雪学姐,正在接受网络修仙文化的洗礼,并间歇性思考宇宙真理。专题讨论小事一桩,我已经构思好了一个绝妙的开篇,准备从线粒体膜电位的量子隧穿效应讲起,探讨一下生命活动是否可能存在基于量子相干性的更高效信息传递模式。**
林雪: ……(一个扶额的表情) 打住!梁同学,请用地球生物学家能听懂的语言。别忘了,我们讨论的主题是《端粒酶活性调控与细胞衰老的经典信号通路》。你的量子隧穿还是留给物理系的同仁吧。**
梁熠: (发了个坏笑的表情) 好吧好吧,入乡随俗。不过雪姐,你真的不觉得经典信号通路太‘慢’了吗?就像用驿站快马传递八百里加急情报,而理论上,我们本可以拥有‘量子通信’的。**
林雪: 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先把驿站体系研究明白,再想光速通信的事。对了,我实验室忙完了,给你带了杯冰糖雪梨,清肺润喉。老地方等你?**
梁熠: 得令!马上到!(附赠一个飞奔的表情包)
关掉聊天窗口,梁熠迅速收拾好自己简单的背包——一个笔记本电脑,几本夹满了便签的旧书,书名涵盖《量子力学原理》、《作为哲学的数理逻辑》、《山海经》和《深度学习》。他拍了拍还在和代码奋战的陈骏:“骏哥,我先撤了,林雪送温暖。”
陈骏头也不抬地挥挥手:“去吧去吧,感谢雪姐救命之恩!等我搞定这个BUG,请你们吃大餐!”
走出烟雾缭绕的网吧,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面而来,将网吧里的混沌气息一扫而空。梁熠深吸一口气,感觉头脑清醒了不少。他抬头望向夜空,城市的光污染让星星稀疏暗淡,但他的眼中,却仿佛倒映着无数星辰运行的轨迹,以及那些隐藏在公式、代码和文字背后的、等待被连接的奥秘。
他并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在那短暂到可以忽略的瞬间,他的意识已经触碰到了某个深藏在宇宙底层的、汹涌澎湃的“流”。那是一切秩序与混沌的源头,也是未来所有传奇的开端。
而现在,他只是一个赶着去拿冰糖雪梨的普通青年,名字叫梁熠。
(第一章 完)
喜欢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