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七年,冬末。新明都城至鹰扬港的官道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奔袭正在上演。
三台“龙门”二型蒸汽机车,如同三头挣脱束缚的钢铁巨兽,喷吐着滚滚浓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拖拽着长达十余节的平板车队,沿着紧急加固的官道,向着北方狂奔。钢铁车轮碾压过铺设了碎石和硬木的路面,发出沉重而有节奏的巨响,引得沿途村镇的百姓纷纷驻足,目瞪口呆地望着这颠覆认知的景象。
为首机车的驾驶室内,格物院副院正墨衡亲自坐镇,紧盯着压力表和各处传动机构,耳朵敏锐地捕捉着任何一丝异常的声响。年轻的步卒营指挥使李震,则站在他身旁,一手紧握扶手稳住身形,另一手拿着地图,不断核对着沿途的地标。
“墨院正!前方三里,青石桥!工部回报已用圆木和铁索加固,但承重未知!”一名观测兵从车厢连接处探身喊道。
“减速!缓行通过!”墨衡毫不犹豫地下令。机车发出刺耳的排气声,速度缓缓下降。当沉重的车轮碾上那座古老的石桥时,桥身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呻吟,桥下支撑的圆木深深陷入冻土,但终究是撑住了。整个车队如同一个笨重而坚定的整体,缓缓驶过了这道天堑。
“加速!继续前进!”通过桥梁后,墨衡再次下令。蒸汽阀门开大,明轮般的驱动轮再次疯狂转动,车队重新提速。寒风裹挟着煤灰和雪花,扑打在士兵们紧握兵器、冻得发青的脸上,却无人抱怨。他们知道,早一刻抵达鹰扬港,舟山前线的袍泽就多一分生机。
沿途,早已接到命令的驿站和地方官,提前备好了饮水和少量热食,在车队短暂停靠补充锅炉用水时,迅速分发给士兵。整个新明北部的交通脉络,都为这次钢铁洪流的奔袭而高效运转起来。
一日一夜,不眠不休。除了必要的加水、检修和绕过实在无法快速通过的险峻路段,钢铁车队几乎一直在奔跑。故障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台机车的传动杆在深夜断裂,随行的格物院匠师和士兵们打着火把,在冰天雪地中紧急抢修了整整一个时辰。但另外两台机车,依旧拖着部分车厢,继续前行。
当第二日黄昏,鹰扬港那熟悉的灯塔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车队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他们用了不到两天时间,走完了以往步兵急行军需要四天,辎重队需要六七天的路程!
鹰扬港内,早已准备就绪的数十艘大小运输船立刻靠上简易码头。步卒营的士兵们扛着轻型臼炮和成箱的弹药,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上船只。随车而来的格物院匠师,则立刻与港内的海军修械所人员汇合,将一批至关重要的蒸汽机备用零件和特种工具卸下装船。
李震站在码头,对着即将登船的部下们,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舟山的弟兄们在等我们!上船!”
几乎在最后一名士兵登船的同时,运输船队便升帆起锚,借着傍晚的退潮,如同离弦之箭般驶出港口,直奔硝烟弥漫的舟山方向。
而此刻的舟山主岛,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王通不愧是沙场老将,他抓住新明兵力空虚的弱点,不计伤亡,昼夜不停地猛攻。岱山、衢山等外围岛屿在经过惨烈抵抗后相继失守,残存守军被迫撤至主岛。明军战舰几乎封锁了整个舟山海域,不断用重炮轰击主岛防线,无数舢板和小船如同蚂蚁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滩头。
韩锋将指挥部设在了最前线的炮台掩体内,亲自操炮,浑身已被硝烟和血迹染透。防线多处被突破,双方士兵在焦灼的阵地间进行着残酷的拉锯战和白刃战。线膛铳的精准射击在近距离混战中优势大减,弹药也即将告罄。
“都督!东面三号堡垒失守!陈守备殉国!”
“西滩请求支援!敌军又上来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韩锋吐掉嘴里的血沫,看着海面上依旧密密麻麻的明军战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拔出佩刀,对身边仅存的几十名亲卫吼道:“弟兄们!看来咱们今天,得在这儿给舟山陪葬了!随我……”
就在他准备发起最后一次反冲锋的千钧一发之际——
“呜——呜——!”
一阵急促而嘹亮的汽笛声,突然从南方的海面上传来!不同于以往任何号角或螺号,这声音穿透了炮火的轰鸣,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浴血奋战的新明将士耳中!
所有人为之一怔。
韩锋猛地转头,举起满是裂纹的千里镜望向南方。只见暮色深沉的海平面上,数十个黑点正以极快的速度逼近!为首几艘船的样式……是“海蛇”突击舰!而更后方,那些冒着淡淡黑烟的身影……是运输船!
援军?!真的是援军?!怎么可能这么快?!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冲上韩锋的头顶,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到了!”不知是谁先声嘶力竭地喊了出来,这喊声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整个濒临崩溃的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