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俩人结伴同行,没过几天就到了扬州闸口。吕玉跟着陈老板去了他的粮食铺,进屋作揖问好,陈老板请他坐下喝茶。吕玉先提起陈老板在陈留县丢银子的事,又问了搭膊的样子,陈老板说:“是深蓝青布的,一头用白线绣了个‘陈’字。”吕玉心里一下子就清楚了,说:“我前几天在陈留县捡到一个搭膊,跟您说的挺像,我拿来给您认认。”陈老板一看那搭膊,立马说:“就是这个!”打开一看,里面的银子一分没少,吕玉双手把搭膊和银子还给了陈老板。陈老板特别过意不去,要把银子分一半给吕玉,吕玉不肯;陈老板又说要给几两谢礼,让自己心里踏实点,吕玉还是不肯要。
陈老板心里感激得不行,就赶紧摆了酒席招待吕玉。他心里琢磨:“这么好的人太难得了,还金之恩,我总得报答啊。我有个女儿,十二岁了,想跟吕先生结个亲,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喝酒的时候,陈老板问:“恩兄,您的儿子多大了?”吕玉一听,眼泪立马掉了下来,说:“我就一个儿子,七年前看神会的时候丢了,至今没找到,我媳妇也没再生育。这次回去,我还想找个养子,以后帮着打理生意,就是不好找这么凑巧的。”陈老板说:“我家几年前花三两银子买了个小厮,长得清秀又乖巧,也是外地人带来的,现在十三岁了,跟着我儿子在学堂读书。恩兄要是看得上,就把他送给您使唤,也当我一点小小的心意。”吕玉说:“要是您肯让他跟我走,我一定把身价银还给您。”陈老板说:“您这说的哪儿的话!就怕恩兄您瞧不上,我还过意不去呢。”说完就叫店里的伙计去学堂把喜儿喊来。
吕玉一听“喜儿”这个名字,跟自己丢的儿子小名一样,心里就犯了嘀咕。没多久,小厮就被叫了过来,穿了一件芜湖青布的道袍,长得确实清秀,在学堂里养成了规矩,见了吕玉,就深深作了个揖。吕玉心里先有了几分喜欢,再仔细一看,这孩子左边眉角有个小疤,那是儿子四岁时不小心摔的,凭着这个记号,吕玉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亲儿子!他赶紧问:“你什么时候到陈家来的?”小厮想了想说:“有六七年了吧。”吕玉又问:“你老家是哪儿的?谁把你卖到这儿的?”小厮说:“记不太清了,就记得我爹叫吕大,家里还有两个叔叔,我娘姓王,家在无锡城外,小时候被人骗出来,卖到这儿的。”
吕玉听完,一把把小厮抱在怀里,哭着说:“亲儿!我就是无锡的吕大,是你的亲爹啊!找了你七年,没想到在这儿遇上了!”真是水底捞针居然捞到了,手里丢了的宝贝又找回来了,在酒席上抱着儿子仔细认,还怕这是在做梦。小厮也流下了眼泪,吕玉心里又难过又高兴,别提多激动了。
吕玉起身给陈老板磕头拜谢:“我儿子要是没被您收留,今天我们父子哪儿能重逢啊!”陈老板说:“恩兄您有还金的大德行,是上天让您到我家来,父子团圆。我一直不知道他是您的儿子,真是怠慢了,太不好意思了。”吕玉又叫喜儿给陈老板磕头谢恩,陈老板非要回拜,吕玉再三拦住,只受了他两拜,然后让喜儿坐在自己身边。陈老板又说:“承蒙恩兄不嫌弃,我有个女儿十二岁了,想让她跟您儿子结为夫妻,您看行吗?”吕玉见他情意真切,不好推辞,就答应了。
那天晚上,父子俩睡在一张床上,说了一整夜的话。第二天,吕玉辞别陈老板准备回家,陈老板留住他们,又摆了一场大酒席,招待新亲家、新女婿,也算给他们送行。喝了几杯酒之后,陈老板拿出二十两银子,对吕玉说:“贤婿在我家这些年,我也没好好照顾,这一点薄礼,就当是赎身钱,表表我的心意,您可千万别推辞。”吕玉说:“您家不嫌弃,愿意跟我家结亲,本该是我家来下聘礼,现在我在路途上,没法好好准备,怎么还能让您破费呢?这钱我万万不能要!”陈老板说:“这是我送给贤婿的,跟您没关系,您要是不收,就是不答应这门亲事了。”吕玉没办法,只好收下了,又叫儿子起身拜谢,陈老板扶起他说:“这点小东西,不用谢。”喜儿又进去给丈母娘磕了头谢恩。那天大家都开怀畅饮,直到晚上才散席。
吕玉心里想:“我因为归还了意外捡到的银子,竟然找回了失散七年的儿子,这真是天意啊!还结了这么好的一门亲事,真是锦上添花。我没什么能报答天地的,陈亲家送的这二十两银子,也是意外之财,不如找个干净的寺庙,买些米斋僧,积点功德吧。”拿定主意后,第二天早上,陈老板又准备了早饭,吕玉父子吃完,收拾好行李,拜谢了陈老板,就叫了一只小船,摇出闸外,往老家无锡去了。
吕玉带着儿子喜儿坐小船往无锡老家赶,刚走了几里地,就听见江边吵吵嚷嚷的。原来是一艘载人的船坏了,船上人都掉水里了,哭喊着求救。岸上的人招呼小渔船去打捞,可渔夫们都要先谈好赏金才肯动手,双方正争得不可开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儒林外史大白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儒林外史大白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