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辞刚掏出手机准备联系李警官,院门外恰时传来老周沉稳的脚步声。他拎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盖打开,里面赫然躺着一套同样布满岁月痕迹、略显生锈的修复专用工具。“刚从苏州老伙计那里取回的,据说是1995年顾老爷子和沈先生在印刷厂使用过的那套。老伙计特意交代,‘若后人前往取回模板,务必使用此套工具拆卸通风管,方能确保模板毫发无损。’”老周一边解释,一边展示盒内工具:黄铜镊子齿间卡着点点淡褐色纸渣;牛角刮刀边缘残留着当年伪装时沾上的特殊漆痕——那纸渣的纤维特征,正是“鸠鸟”仿刻古籍所用的特有纸张。
顾云深拿起沉甸甸的黄铜镊子,指尖传来久违而熟悉的重量感——当年爷爷手把手教她使用人生中第一把修复工具时,曾语重心长:“工具是手的延伸,心有多诚,工具便有多灵。”她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文件夹里还有一张被忽略的纸条,那是一张未写完的便签,上是顾爷爷熟悉的笔迹:“阿砚儿,若故儿见此签,需教她‘飞托法’揭页之要诀:手需稳如磐石,心需静似止水,如同呵护一盏易碎的琉璃灯——吾等守护古籍,实则守护彼此,守护这世间不灭的微光。”
“李警官刚发来紧急消息,城西旧印刷厂明早就要强制拆迁了。”沈砚辞放下电话,神色凝重,目光落在顾云深手中那套承载两代人意志的工具上,“我们必须今晚就去,否则模板会被推土机彻底掩埋——而且,‘鸠鸟’余孽必然闻风而动,他们比我们更清楚这块模板的致命价值。”
顾云深用力点头,迅速将文件夹里的照片、解密笔记、手绘平面图等关键物品小心收进随身帆布包。她又将那枚温润的腊梅纹铜片与沉甸甸的辨纹钥匙牢牢系在腰间——爷爷的叮嘱言犹在耳:“重要的东西要贴身带着,才像是护着心尖上的那份暖。”沈砚辞则在一旁,协助老周将铁皮盒内工具分类整理妥当:锋利的黄铜镊子用于夹取可能脆弱的模板碎片,坚韧的牛角刮刀用于清理通风管外层的仿锈漆,而那方松烟墨块,则是验证模板真伪的最后保险(“鸠鸟”仿刻模板遇此特制松烟墨汁会变色,而真品纹丝不变)。
傍晚的风带着初冬凉意,悄然从巷口溜进。顾云深坐在堂屋老旧的藤椅上,指尖轻拂过文件夹里那张泛黄的老照片。沈砚辞坐她身畔,自然地将她被风吹乱的几缕碎发别到耳后。厨房里,传来老周煮腊梅粥的细微声响,清甜的粥香慢慢弥漫,与古籍的陈纸香、老茶的醇厚气息温柔缠绕,在问渠斋宁静的空间里低回婉转,如一首无声却充满力量的温柔歌谣。
“你说,爷爷和沈伯父当年藏模板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煮着粥,聊着天?”顾云深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憧憬。
沈砚辞温暖的手掌覆上她的手背,指尖传来沉稳而坚定的温度:“我想,肯定是这样的。他们那时也深知前路凶险,却依然义无反顾将这份希望小心封存,留待我们开启——就像此刻,我们带着他们用过的工具,循着他们留下的线索去取回模板,同样是在把这份希望,郑重传递下去。”他顿了顿,脸上浮现柔和笑意,又补充道,“等取回模板,我们回来,接着把这锅腊梅粥煮完,再把这张照片,放进爷爷手札那页特意留下的空白里,也算……替他们圆了当年未竟的心愿。”
顾云深眼眶蓦地一热,用力点头,仿佛要将这份承诺刻进心里。她凝视文件夹里那些饱含深意的线索,一种奇妙的宿命感油然而生。这个偶然打开的文件夹,或许并非意外,而是两代人跨越漫长时光的无声约定——是顾爷爷和沈父在无边黑暗里亲手埋下的“微光”种子,静待着她与沈砚辞并肩携手,将这束微光点燃,化作足以照亮所有晦暗与真相的熊熊火炬。
夜幕完全降临,将问渠斋温柔笼罩。三人拎起装满工具和希望的背包,迈步走出这方承载无数记忆的小院。巷口昏黄的路灯已然亮起,将他们并肩而行的身影拉得很长,最终交叠一起,宛如一棵根须相连、枝叶相扶、紧紧依偎的参天大树。顾云深的手不自觉地抚上腰间那枚微凉的铜片和钥匙,心中那份最初的紧张不安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的暖意,在胸中缓缓流淌——因为她无比清晰地知道,此时此刻,身边有沉稳可靠的沈砚辞,有经验丰富的老周,更有两代人跨越生死、倾尽全力的守护。前方纵是城西旧印刷厂那深不见底的黑暗仓库,纵是“鸠鸟”余党再如何狡猾凶残,也绝不可能阻挡他们追寻真相的坚定步伐,更无法遮蔽这间暗室中,彼此依靠、相互照亮的那份永恒微光。
车子平稳驶向城西。顾云深从帆布包里再次拿出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借着车内仪表盘柔和的光线,一遍遍凝视。照片里,顾爷爷和沈父并肩而立,他们的笑容在褪色的时光中依然散发着纯粹的暖意,如同此刻手中保温杯里温热的茶汤,如同身边人传递来的坚定温度,如同所有深藏在血脉与技艺传承里的无声温柔——原来,那个“偶然打开的文件夹”里,所盛装的,从来都不是冰冷的线索与谜题,而是穿越漫长时光、矢志不渝的守护,是彼此互为灯塔、照亮前路的初心,是足以让最深的暗室,最终迎来温暖朝阳的磅礴力量。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