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球的校园枪击案。这起案件不仅成为美国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校园枪击事件,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心理健康、校园安全和移民融入问题的深刻反思。案件的主角赵承熙,一个看似普通的23岁韩裔大学生,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夺走了32条生命,随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血腥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阴霾笼罩的春日,还原这起惨案的始末。
一、双重悲剧:从宿舍到教学楼的死亡之旅
1.1 宿舍楼里的枪声
2007年4月16日早上7点15分左右,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West Ambler Johnston宿舍楼里传出了刺耳的枪声。23岁的赵承熙在这里枪杀了两名学生:18岁的艾米丽·希尔舍和22岁的宿舍管理员瑞安·克拉克。
艾米丽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自弗吉尼亚州拉帕汉诺克县的一个典型美国乡村。她生命中唯一的热情就是对马匹的喜爱,因此上大学后选择了马类研究和动物管理专业。而瑞安则是一名学生兼宿舍管理员,刚刚结婚不久,正在攻读建筑学学位。
据调查,赵承熙在宿舍里杀死两人后,返回了自己的宿舍。当时宿舍楼里人不多,加上赵承熙的宿舍只有他一个人在,所以暂时没有人发现他杀人。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没有立即逃离,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删除了邮件、文件,注销了账户,然后拿着一个袋子离开现场,前往邮局。
1.2 致命包裹:凶手的"宣言"
9点01分,赵承熙来到位于黑堡市内的布莱克斯堡邮局,将一个装有1800字的书面声明、30分钟的录像和43张照片的包裹,邮寄给NBC电视台的纽约总部。
这个包裹成为了解赵承熙作案动机的关键证据。在包裹中,赵承熙用冷酷而有点模糊不清的语调说:"你们有无数机会和方法来避免今天发生的一切,但是你们决定让我流出鲜血,你们把我逼到了墙角,只给我留下一个选择。这是你们的决定。现在,你们已沾满鲜血的双手将永远无法洗净。"
他在视频中还大谈其对富人的憎恨,抨击他们的"享乐主义":"你们已拥有你们想要的一切,你们的奔驰车还不够,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你们金项链也不够,你们这些势利眼。你们有信托基金还不够。你们有伏特加和白兰地还不够吗。你们所有人都沉醉于酒色还不足够。所有这些都无法满足你们所需要的享乐。你们拥有着一切。"
1.3 教学楼里的屠杀
9点26分,校方发出电子邮件,通知学生宿舍枪击事件,呼吁提高警觉,察觉可疑人物立即通知警方。然而,这封邮件是在第一次枪击发生后两小时才发出的,而且校方没有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如封锁校园或停课。
9点45分左右,赵承熙回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诺里斯教学楼传出枪声。他用铁链将整栋教学楼出入口全部锁住,其身穿黑色上衣、头戴帽子走进正在上基础德语课的207教室,先瞄准教授的脑袋开了枪,然后开始对学生们扫射。
在乱射了1至2分钟后,赵承熙走出教室,旁边的211教室立即响起枪声。几分钟之后,他再次回到德语教室,但207教室的同学使用桌子将门顶住,赵承熙朝门把手连打5枪仍无法打开大门后,来到211教室,进行了又一轮扫射。
当赵承熙来到201教室时,因为枪响了有几分钟,里面的学生和老师都用桌子抵住了门。此时,76岁的老教授利布雷斯库勇敢地冲过去死死地抵住门,让其他十几名学生从二楼窗户跳下去逃生。虽然学生们都有受伤,但都保住了生命。而这位老教授跟另外一名没来得及逃跑的同学,被撞进来的赵承熙当场打死。
诺里斯工程楼的枪击大约持续了11分钟,赵承熙一共发射了174发子弹,在这里杀死了30人,加上宿舍的两名,总共32人遇难。
二、边缘者的内心世界:赵承熙的成长轨迹
2.1 移民家庭的艰难岁月
赵承熙1984年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牙山市,有一个姐姐。赵家最初在首尔一个黑暗潮湿的地下室里生活,父亲赵成泰开了一家书店,但生意一般,只够勉强维持温饱。
赵承熙从小就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他的祖父后来接受采访时说,他小时候从来没有跟自己眼神交流过,也没有主动拥抱过,甚至从来没有叫过他爷爷。家人曾怀疑他有自闭症,但后来检查发现并不是,纯粹是性格问题。
在叔叔的建议下,赵承熙的父母决定移民美国,希望新环境能改变儿子的性格。1992年,8岁的赵承熙随全家移民到美国底特律,后又搬到华盛顿西边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森特维尔社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