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怖终结:恶魔的最后时刻
2024年5月19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卡捷港监狱内,一名74岁的老人正准备享用晚餐。突然,一名51岁的囚犯手持一根断裂的扫帚柄,猛地刺向老人的头部。老人来不及反应,瞬间倒在血泊中。
这名老人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加拿大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之一——罗伯特·皮克顿(Robert Pickton)。他被称为"猪农杀手"或"屠夫",是加拿大历史上最为多产的连环杀手之一。
皮克顿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于5月31日不治身亡。消息传出,许多加拿大人拍手称快,尤其是那些受害者的家属。一位受害者的家人表示:"这个消息舒心了,我不会说所有的家庭,我只会说大多数的家庭,终于……我真的治愈了。我可以向前看,让这件事过去了。"
皮克顿的死亡,为这起横跨近20年、震惊加拿大全国的连环杀人案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然而,那些被他残忍杀害的女性,那些破碎的家庭,以及这起案件背后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却永远无法被遗忘。
二、农场少年:扭曲心灵的形成
2.1 卑微的出身与孤独的童年
1949年10月24日,罗伯特·皮克顿出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贵林港市的一个猪农家庭。这里距离温哥华约27公里,是一个面积仅29.17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五万人的小镇,至今仍然是农场林立、人烟稀少的"农村"。
尽管出身于猪农家庭,但皮克顿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的父母拥有一个农场,但并没有把心思好好放在经营上。母亲酗酒厉害且脾气暴躁,常让年幼的皮克顿单独去喂猪、干农活。皮克顿因长期出入猪圈,身上总是脏兮兮的。可是父母却不给他换洗衣服,总让其穿着一身破旧难闻的衣服去上学。
在学校里,皮克顿因为身上的臭味和怪异的行为,没少受同学们的欺负和排挤。同学们不仅嘲笑他,还会一言不合就对他拳脚相加。而挨了打的皮克顿又无法同父母诉苦,只能一个人躲进猪圈中。于他而言,或许这个虽肮脏但宁静的小天地才是慰藉自身心灵的地方。殊不知,这种奇特的癖好、阴暗的童年生活,早已令皮克顿的内心发生了扭曲。
2.2 暴力家庭的影响
皮克顿12岁时,父母相继离世,他和弟弟继承了农场。在学校里,皮克顿表现不佳,还被安排到特殊班级。1963年,年仅拾肆的他选择辍学,从此开始在农场全职劳作。
皮克顿的家庭不仅不和睦,还充满了暴力。据报道,皮克顿的弟弟大卫石榴时曾驾车撞死一名拾肆的少年后逃逸。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母亲在得知此事后,竟然将昏迷的小男孩扔进附近的河中,导致其溺水身亡。警方最终判定小男孩是意外坠入湖中死亡的。
这件事让皮克顿觉得犯罪是有机可乘的,只要不被发现就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在他心中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2.3 血腥职业的训练
在农场里,皮克顿逐渐熟悉了动物屠宰的流程。拾肆辍学后,他开始在农场全职工作,成为一名小屠夫。每天面对血腥的屠宰场面,他似乎一点都不害怕。这种特殊的职业训练,为他日后的残忍行为埋下了隐患。
皮克顿和弟弟继承农场后,将部分农场出售获利。此后,他们不再专注于农业生产,而是开始在农场举办派对和音乐会,吸引了一些社会边缘人士。皮克顿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频繁与这些人接触,他的行为逐渐变得更加放纵和暴力。
三、血色开端:罪恶的萌芽
3.1 温哥华东区:边缘人的聚集地
从1995年开始,温哥华市东区的性工作者和吸毒者开始频繁失踪。这片区域是当地最穷困混乱的社区之一,充满了毒品交易和 麦银 活动,人员流动性大,所以这些女性的失踪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的西南角,离美国很近。温哥华东区曾是加拿大最贫穷最混乱的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简直就是罪犯的天堂,一到晚上,大量打扮妖艳的女子便开始游荡在街上招揽生意。
皮克顿的养猪场位于距离温哥华27公里处,占地16万平方米(40英亩)的大型养猪场。他经常开着那辆车窗被涂上深色的车,在温哥华东区游荡,寻找他的猎物。
3.2 第一次杀人:血腥的尝试
皮克顿的第一次杀人发生在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根据他后来的供述,他的第一个受害者是一名名叫丽贝卡的23岁女性。1983年,丽贝卡失踪,警方接到报警,但由于缺乏线索,案件被搁置。
皮克顿在接受审讯时告诉警察,他第一次杀害丽贝卡时,先是用绳子把她捆住,然后给她注射一些麻药,最后用绳索将她勒死。之后,他害怕事情败露,就将尸体肢解后扔给猪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