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嫌疑人:外表阳光的潜在暴力者
1.1 张载振的成长背景与性格特征
张载振于1990年3月4日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是家中的长子,有一个妹妹。他的家庭条件普通,父母经营着一家中餐馆,家庭经济状况还算稳定。在父母的照顾下,张载振度过了相对平凡的童年。
从小学到中学,张载振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的社交能力却相当出色。他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经常担任班级干部,带领同学们开展各种活动。他的学校记录显示:"遵守规则,性格开朗活泼,在同学中具有合作精神"(小学);"作为班长,领导能力突出,性格开朗,善于社交"(中学);"具有统领他人的能力,交友范围广泛"(高中)。
张载振的性格特点也有其另一面。他对拒绝和批评非常敏感,容易感到压力,一旦处于压力状态下就会变得攻击性十足。据调查,他在面对拒绝或反对时,会表现出愤怒和暴力倾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性格特征在他后来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2 大学时期的表现与军队经历
2009年,张载振通过"领导力特殊招生"进入大邱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这一招生渠道允许具有领导经验和能力的学生通过特殊途径入学,而不必完全依靠学术成绩。在大学里,张载振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很快成为校内的活跃分子。
2010年2月,张载振参军入伍,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在军队期间,他因对新兵实施暴力行为而被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这一经历显示出他性格中暴力倾向的一面,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2011年,张载振退伍后没有立即回到大学,而是在庆尚北道漆谷郡的一家工厂工作了1年3个月。2013年,他重新回到大邱大学继续学业,并很快在社团活动中崭露头角。2013年11月,他被选为总社团联合会会长,达到了大学生活的巅峰。
在同学们眼中,张载振是一个自信、外向、善于社交的人。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以及对批评和拒绝的极度敏感。这种矛盾的性格特质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极端。
1.3 张载振与受害者的关系
2014年2月,张载振在社团活动中结识了比他小5岁的女学生权某(化名)。两人很快开始交往,但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暴力和控制。张载振在与权某交往期间,经常对她实施言语和身体上的暴力。
据调查,张载振对权某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辱骂和控制。他甚至在一次酒后对权某说:"你不和我上床,装什么正经"。这种暴力行为很快引起了权某的不满和恐惧,她开始考虑结束这段关系。
2014年4月2日凌晨4点,权某来到张载振的宿舍,质问他为什么在朋友面前说她的坏话。双方发生争吵,张载振多次扇打权某的耳光。这一次冲突后,权某正式提出分手。
然而,张载振并不接受分手的决定。他开始跟踪权某,不断打电话和发短信骚扰她。当权某不接电话时,他甚至开始在权某的日常活动路线上徘徊。这种纠缠不休的行为显示出他无法接受拒绝的心理特点。
二、犯罪经过:精心策划的血腥杀戮
2.1 犯罪前的准备与策划
被权某拒绝后,张载振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他不再去学校,整天躲在宿舍里喝酒,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愤怒中。他后来在警方调查中供述:"完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见任何人,完全孤立"。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张载振开始策划对权某及其家人的报复。他精心准备了作案工具,包括刀具、锤子、喷雾器和管道维修工具等。他还特意准备了面粉,以便在作案时迅速凝固血迹,方便清理现场。
张载振的计划非常周密。他先了解了权某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规律。为了顺利进入权某家,他精心设计了一套说辞,假装自己是来检查排水管道的维修工。他甚至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详细的台词,并在公寓的紧急楼梯间里反复背诵。
2014年5月19日下午5点30分,张载振第一次来到权某家。他按响门铃,声称是来检查锅炉排水管道的。权某的母亲打开门后,他借机进入屋内,假装检查管道,实际上是在观察屋内情况,确认只有权某的父母在家。
2.2 残忍杀害权某父母
确认屋内只有权某的父母后,张载振离开了公寓。大约50分钟后,他再次返回,继续假装进行管道维修工作。在浴室里工作了一会儿后,权某的母亲开始不耐烦,抱怨道:"你要修多久?这又不是我们家的问题,为什么你要两次进入我们家?"
听到这句话,张载振立即拿出喷雾器喷向权某母亲的脸部,然后迅速锁上浴室门。他从包里取出刀具和锤子,对权某的母亲进行了疯狂攻击,用刀刺了7次,用锤子砸了8次,攻击部位包括脸部、颈部、背部和腿部等全身各个部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