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错误的逮捕让皮丘什金感到非常失落。他后来在法庭上表示,当他看到警方逮捕了错误的人时,他感到自己被"背叛"了。这种扭曲的心理,让他更加大胆地继续他的杀人计划。
截至2006年4月30日,俄罗斯警方在比茨维斯基公园总共发现了十二具怀疑被人谋杀的尸体。然而,由于皮丘什金作案时极少留下痕迹,警方的调查进展缓慢。负责此案的俄罗斯着名司法精神病学专家米哈伊尔·维诺格拉陀夫指出,凶手一定是一个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人,谋杀他人是出于强大的侵略性。
5.3 关键证据:两张纸片
2006年6月,皮丘什金杀害了他的最后一名受害者——36岁的女同事玛丽娜·摩斯卡约娃。摩斯卡约娃的尸体于2006年6月14日在公园中被人发现。这起案件成为了警方破案的关键转折点。
幸运的是,两张纸片的及时出现让皮丘什金进入了警方的视线。第一张纸片是在死者尸体上衣口袋中搜到的地铁列车票。警方通过车票上的日期和时间,对照当时车站的监控录像,发现陪同受害人出行的正是皮丘什金。
第二张纸片则是摩斯卡约娃临行前留给她儿子的字条。她在字条里说,自己要和皮丘什金到公园去散步,并留下了皮丘什金的手机号码。这两张纸片成为了警方破案的关键证据。
在确定犯罪嫌疑人后,警察经过周密部署,于2006年6月16日在皮丘什金的家中将其抓获,终止了他疯狂的杀人计划。
六、恶魔现形:法庭上的"棋盘杀手"
6.1 庭审中的疯狂
2007年8月13日,亚历山大·皮丘什金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家法院受审。检方指控皮丘什金谋杀48人,谋杀未遂3人。然而,皮丘什金本人坚称他一共杀害了63人。
在庭审过程中,皮丘什金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狂妄和嚣张。他毫无悔意,甚至主动承认了更多罪行。他在庭审时咧嘴微笑,详细讲述自己的杀戮过程,并表示自己"杀人是一种使命"。
皮丘什金在法庭上作最后陈辞时振振有词:"我在庭上所讲的每件事都是真的。我夺走了他们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我没有拿走他们其余的贵重物品,金钱、珠宝,我全不需要。我觉得自己差不多是神!我在囚室里度过了500多天。在这段时间里,许多人在决定我的命运。律师、专家和证人。但我独自决定了63个人的命运,我是法官、陪审员、检察官、行刑者。我决定谁要生,谁要死,我是神。我没有犯法,我凌驾于法律之上。"
他还表示不满人们指其杀人手法残忍:"我没有让他们受到特别的痛苦和折磨,这是我的作风,我的特征。"这种狂妄与嚣张的态度,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6.2 杀人动机:心理分析
皮丘什金被捕后接受了俄罗斯主要精神病医院"莫斯科谢尔布斯基社会及司法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精神分析。尽管有关当局没有公开他详尽的精神报告,但俄罗斯司法精神病学专家维诺格拉陀夫对皮丘什金连环谋杀他人的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祖父的死刺激他成为连环杀手。皮丘什金拥有反社会人格,极端仇视社会,漠视社会一切的道德规范及法律。祖父猝逝让他深信自己被祖父遗弃了,因而受到极大打击,十分憎恨祖父。后来他为了报复遭受祖父遗弃而谋杀大量老年人。
其次,他尝试以杀人恢复自信。皮丘什金是一个长期酗酒者,习惯借助酒精忘记失败,欠缺肯定自我的能力。他发现"杀人令自己活下去",因此犯下多重谋杀罪。同时他视谋杀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法庭上他宣称:"我是检控官、法官、刽子手。我决定谁可以活在世上。我近乎神。"
此外,皮丘什金企图藉杀人满足性需要。皮丘什金想结识异性却碍于害怕她们而失败,无法循正常途径满足性需要,透过暴力才能得到性的欢愉。俄罗斯警方逮捕皮丘什金后,在他的房间搜出大量色情影碟,从而发现他对性暴力特别有兴趣。皮丘什金曾对调查员说"杀人带来的满足感就像连绵不绝的性高潮"。
6.3 判决与上诉
2007年10月29日,法官Vladimir Usov宣布判处皮丘什金终生监禁,首十五年需要接受单独囚禁,必需接受精神病治疗。这一判决是基于检方能够确认的48起谋杀案和3起谋杀未遂案。
然而,皮丘什金并不甘心接受这一判决。11月2日,他透过律师提出上诉,要求法官改判25年监禁。他的律师辩称,皮丘什金在犯罪时处于精神不稳定状态,应当从轻处罚。
2008年2月14日,俄罗斯最高法院发言人向外界宣布法院会考虑皮丘什金的上诉申请。然而,经过慎重考虑,法院最终决定维持原判。至此,这起震惊俄罗斯的特大连环杀人案暂时画上了句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