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待合议庭评议后再作判决。陈昌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和外公外婆的请求只有一个:判处陈继卫死刑,立即执行。
"他不配被称为'父亲',他和'父亲'这个词放在一起都玷污了这两个字。"陈昌雨坚定地说,"我现在就是这样想的,让他一命抵一命。"
四、正义审判
2022年12月16日,备受关注的云南宣威家暴纵火致死案在宣威市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
当天,陈昌雨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法院。他知道,今天将是决定陈继卫命运的重要日子,也是为母亲讨回公道的关键时刻。
法庭上,气氛庄严肃穆。审判长宣读了判决书:"被告人陈继卫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听到这个判决结果,陈昌雨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母亲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当听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开心。"陈昌雨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四年来一直期待的结果,现在终于等到了。"
根据判决书,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继卫因家庭矛盾,故意使用汽油纵火,明知该行为可能导致妻子死亡,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其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且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法院还认为,陈继卫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且有多次犯罪前科,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此外,法院还判决陈继卫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昌雨、禹华祥、陈桂珍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丧葬费等共计人民币.71元(含被告人陈继卫已支付的1500元)。
"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律对极端恶性家暴犯罪案件的亮剑。"该案代理律师李莹表示,"作为被害人的代理律师,我看到了20岁的昌雨为母亲讨公道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他在'法不入家门'的旧观念以及家人村里人不理解的巨大压力下,坚持追究父亲的法律责任,非常不容易。"
然而,陈继卫并不接受这个判决。他当庭表示不服,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
"他在宣判当天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庭审,当庭表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陈昌雨说,"我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做,但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他的上诉最终会被驳回。"
正如陈昌雨所料,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25年6月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陈继卫被依法执行死刑。
2025年6月25日,法院通知陈昌雨,他的父亲陈继卫已于6月10日被执行死刑。听到这个消息,陈昌雨感到一阵释然。他知道,这场长达四年的维权之路终于画上了句号。
"四年的维权圆满地画上了句号。"陈昌雨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我只想回去安葬母亲的骨灰,然后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然而,陈昌雨的这一决定却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无论如何,陈继卫都是他的父亲,他不应该如此绝情。甚至有人指责他是"不孝子"、"白眼狼"。
面对这些质疑,陈昌雨坚定地表示:"我跟他还没有亲情,只能说我把他叫一个父亲,只因他给我一个生命。"
他还表示,自己不会去领取父亲的骨灰。"他玷污了'父亲'这两个字。"陈昌雨说。
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深刻思考。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该案的判决结果彰显了法律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态度,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家庭暴力绝非'家务事',而是触犯法律的严重犯罪。"一位法律专家表示,"法院判决死刑,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起案件也推动了反家暴法律的完善和社会对家暴问题的重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陈昌雨收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和鼓励,这让他感到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暴力问题,让更多的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陈昌雨说,"同时也希望那些施暴者知道,家庭暴力是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如今,陈昌雨正在努力走出这场悲剧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他表示,自己会永远怀念母亲,但也会坚强地活下去,因为他知道,这是母亲最大的心愿。
"妈妈,我终于为你讨回公道了。"陈昌雨站在母亲的遗像前,轻声说,"你可以安息了。"
这场悲剧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给陈昌雨留下的影响却将伴随他一生。陈昌雨表示,自己会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坚强地活下去,并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也希望更多的受害者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陈昌雨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云南宣威家暴纵火致死案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家庭暴力不是私事,而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只有通过法律的严惩、社会的支持和个人的觉醒,才能真正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正如一位法律专家所言:"此案以极端悲剧揭示家庭暴力链式反应的恶果——从原生家庭的妥协纵容,到施暴者的有恃无恐,最终由司法终结循环。"
而对于陈昌雨来说,他用四年的坚持为母亲讨回了公道,也为所有家庭暴力受害者树立了一个勇敢维权的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和暴力,我们不能沉默,而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扞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尘埃落定,只想让母亲入土为安。"这是陈昌雨的心声,也是对所有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期许。愿每一个家庭都能远离暴力,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