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17时许,谢天琴结束学生的毕业仪式后回到家中。吴谢宇早已做好了准备。他趁母亲换鞋之际,突然举起哑铃杠,连续猛击谢天琴的头面部。谢天琴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倒在了血泊中。
杀害母亲后,吴谢宇没有表现出任何慌乱。相反,他异常冷静地开始处理现场。他用床单、塑料膜、活性炭、冰箱除味剂等物品将谢天琴的尸体层层包裹,总共覆盖了75层,以防止尸体腐烂产生的气味散发出去。
随后,他在家中的入户门处安装了摄像头和报警器,这样他就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控家中的情况。他还在房间内布置了电线和电脑,以便远程查看摄像头的画面。
当晚,吴谢宇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住进了附近的一家酒店。此后每天,他都会回到家中清理作案现场,直到2015年7月31日才离开福州。
在这21天里,吴谢宇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自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甚至还和邻居们正常交流。有学校老师在校园内见到他,他还主动打招呼,说要去美国读书,妈妈在北京陪他。
离开福州前,吴谢宇做了最后一件事:他复印了母亲的日记,并剪下其中一些字,伪造成一封辞职信,向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提出辞职。10月份,谢天琴所在年级的年级主任还收到一封从上海寄出的辞职表格。"表格有两页,第一页的字迹有明显模仿痕迹;第二页上有签名,一看就不是谢天琴本人的字。"谢天琴的同事回忆道。
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为,让所有人都相信谢天琴陪儿子去了美国。一位老师回忆,9月份开学后,校领导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提到谢天琴去了美国陪读。"谢老师终于熬出头,跟着儿子去国外风光了。"一些老邻居感慨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谢天琴的尸体就静静地躺在102单元的主卧中,被层层包裹着,渐渐腐烂。
四、骗局与逃亡:伪造的美国生活
2015年7月中旬左右,谢天琴的亲戚们陆续收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短信大意为:大四学年,他要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交换生,母亲一同前往陪读。两人将乘坐7月25日的飞机去美国。
随后,亲戚、朋友们又收到谢天琴手机号码发出的、以本人语气编写的信息:出国需要借钱,希望亲戚们把钱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警方后来确认,这期间,吴谢宇通过手机短信、QQ等方式,向多位亲戚朋友借款,借款总额达144万元。
为了让骗局更加逼真,吴谢宇还伪造了与母亲的日常互动。他用母亲的手机给亲戚朋友发信息,内容都是关于在美国的生活情况。他甚至还伪造了母亲的签名,办理了银行账户,以便接收借款。
吴谢宇对美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GRE备考和之前的留学计划。他知道麻省理工学院的声誉,也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些知识帮助他编造出了看似真实的美国生活场景。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吴谢宇继续维持着这个骗局。他偶尔会通过短信或邮件向亲戚朋友"汇报"在美国的情况,内容包括学习进展、生活琐事,甚至还提到母亲在当地交了新朋友,生活得很愉快。
与此同时,吴谢宇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活。他辗转于上海、河南、重庆等多个城市,每到一个地方就更换一个身份。他购买了大量假身份证,这些证件帮助他顺利地入住酒店、购买车票,甚至在一些地方短暂工作。
有媒体报道称,在逃亡期间,吴谢宇结识了一位性工作者,两人发展为男女朋友,并拿出十几万元向其提亲。他还拍摄了多部与该女子的性爱视频。这些行为与他过去的"学霸"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难以理解。
2015年12月底,有同学在北大宿舍看到了吴谢宇。据称,是因为他没有参加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挂了科,回到宿舍后和同学咨询了补考的事情。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北大校园。
2016年2月5日前后,吴谢宇突然联系了舅舅,说他和母亲要从美国波士顿回来,将于2月6日到达福建莆田高铁站,希望舅舅接母子俩回家过年。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吴谢宇想借此机会试探亲戚们是否已经发现了真相。
按照约定好的时间,谢天琴的家人赶到莆田站。当然,他们没有等到谢天琴和吴谢宇。亲戚给他们发短信,没有回复;拨打两人手机,关机。亲戚猜测他们回到了福州的家。
当晚十点多,亲戚们赶到谢天琴位于福州的家里,敲门,没人应答。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们。谢天琴的妹妹谢瑶开始怀疑姐姐出事了,她说自己"直觉强烈"。
亲戚们连夜到附近的茶园派出所报案。警方分析,谢天琴和吴谢宇都是成年人,又欠了亲友大笔债务,躲债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警方并没有立即展开深入调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