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不约而同摸向自己怀中的密报。这些被体温焐热的文件上,都记录着那个东方帝国横扫欧亚的恐怖战绩。水晶吊灯将众人铁青的脸色照得无所遁形,议政厅里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直说吧。"西西隆里忽然起身,皇室徽章在猩红披风上闪烁,"你认为我们该联合周边诸国?"
"正是如此。"安西利指向地图上如繁星般的小国徽记,"以帝国号召力,组建的联盟规模将远超卢森堡临时拼凑的杂牌军。"
亲王突然爆发的笑声让所有大臣绷直了脊背。他踱步到窗前,暮色中将维也纳的塔尖染成血色:"诸位不妨想想——我们引以为傲的军团,比起汉军的铁骑如何?"
听闻西西隆里的问话,殿内群臣皆陷入沉默,无人敢贸然应答。
众人心知肚明,奥地利与大汉帝国实力悬殊,不可同日而语。昔日卢森堡联盟之战,若由奥地利出兵,必是经年苦战,伤亡惨重方有望取胜。而大汉帝国仅用两月有余便平定卢森堡,其中还包括行军耗时。
安西利终是出列,拱手奏道:"陛下,我奥地利军力虽强,但较之大汉帝国,仍略逊一筹。"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值此紧要关头,安西利竟直言己方不如人。西西隆里面色阴晴不定,片刻后方才释然:"虽不愿承认,但爱卿所言属实。"
这位奥地利君王素来善纳谏言,能屈能伸,正因如此,连罗马帝国都奈何他不得。
"大汉帝国之强,有目共睹。"西西隆里环视群臣,神色黯然,"卢森堡两月覆灭,而他们的铁骑仍未停歇。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唯有两条路:或是俯首称臣,或是血战到底。"
殿中再度沉寂。无论作何抉择,对奥地利都绝非幸事。良久,才陆续有大臣开始表明立场。
"启奏陛下,臣以为奥地利与大汉素无仇怨,或许可遣使与大汉使节会晤,共商结盟事宜。"
"荒唐!尔莫非不知大汉素来只受降书,不签盟约?"
"未曾尝试怎知结果?难道我奥地利帝国与那弹丸之地的卢森堡公国能同日而语吗?"
朝堂之上顿时喧哗四起,群臣议论纷纷。自第一人发声后,众人纷纷出列表态。
主战之声此起彼伏,只有寥寥数人主张议和。若和谈不成,再另寻他策。而力主开战者,十有 ** 皆是行伍出身的将领,个个血气方刚,宁可战死也不愿俯首称臣。
西西隆里冷眼旁观着这场纷争。
待喧嚣渐息,他方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有一事实在不得不言。我奥地利确实难敌大汉。"
"虽同称帝国,然奥地利与大汉实乃天壤之别。"
"若执意与大汉开战,单凭我国之力,绝无胜算!"
这番话语如重锤般击在众人心头。顿时朝堂上一片死寂,愁云惨淡。
此时安西利含笑出列,目光扫过群臣,向 ** 进言:
"禀陛下,想必举国上下,无人愿不战而降吧?"
西西隆里闻言如获至宝,急忙示意:
"爱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安西利环视文武百官,正色道:
"当下唯有背水一战!"
"战端一开,便须死战到底。为避免重蹈卢森堡覆辙,须向盟国及各部落陈明利害。"
"让他们明白,即使中途退出,大汉也绝不会放过他们!"
"断其退路,逼其与我等同生共死!"
这番话说得西西隆里与群臣连连颔首。此前卢森堡公国正是因为盟军临阵脱逃,最终一败涂地。
但随即又有人提出疑虑:
"可大汉兵锋之盛人所共知,若他国部落不愿与我等结盟,又当如何?"
西西隆里面色冰冷地抬起头,对众人说道。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先发制人,将周边小国与部族尽数铲除!”
“若放任不管,待大汉帝国来袭,他们必会临阵倒戈!”
安西利的提议虽显狠厉,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汉帝 ** 力远超奥地利,若不尽快整合周边势力,恐难抵挡其攻势。
大殿内一片沉寂,众人眉头紧锁。许久,西西隆里猛然拍案而起,目光如炬。
“传令三军!”
“即刻出兵,收服小国部族,集结全部力量与大汉帝国死战!”
群臣齐齐抱拳,声震殿宇:“遵陛下之命!”
此后一月,奥地利举国繁忙。
西西隆里接连会见周边小国 ** 与部族首领,七成选择结盟抗汉,剩余三成欲降汉自保。
而后者,皆遭联盟铁蹄碾碎。
与此同时,刘耕驻守卢森堡圣都。
曹操等人此前横扫卢森堡联盟,仅十余日便平定诸国。
但刘耕未令大军继续推进,反命全军原地待命。
曹操终是按捺不住,问道:
“主公,我军士气正盛,何不直取奥地利?”
这月余的停留令他倍感压抑。
虽圣都渐复生机,可每见此地,屠城惨状便浮现眼前,如鲠在喉。
刘耕闻言,淡淡侧目扫了他一眼。
曹操闻言脸色一沉,边上刘耕却已踱至窗前远眺,意味深长道:"凡事留三分余地,方是长久之计。"说着便领着曹操作起了殿内巡游。
"瞧这卢森堡宫阙森森,纵无我等介入,怕也藏不住勃勃野心。"刘耕指尖掠过鎏金廊柱。曹操紧随其后仔细观览,稍作思忖后禀报:"据探,该国与奥地利暗通款曲,正密谋反叛罗马。周边诸部亦同此心。"
刘耕恍然击掌:"难怪能迅速纠集盟军——原是早有预谋,不过被我军逼得提前发难。"当即决断:"传令整军,剑指奥地利!"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