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刘耕的战略重心转向南洋,只待主力部队抵达,整个南洋疆域便将划入刘耕版图,随之而来的海域资源更会成为战略储备的重要补充。
当刘耕的视线锁定湛蓝海疆之时——
青州大地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战局。
"天助我也!主公真乃淳于琼命中贵人!"
"此番战功简直唾手可得!"
身披铠甲的淳于琼纵声长笑,其麾下十万雄师势如破竹,短短旬日便攻占青州半壁,袁绍势力的 ** 旗已插遍半数城垣。
随军参谋沮授却暗自皱眉。
这片无主之地因孔融出走防卫空虚,沿途郡守望风而降,方才成就这般兵不血刃的奇功。但接下来要面对的北海郡——孔融经营多年的老巢,才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
正待继续推进时,烟尘中赫然现出孔融的帅旗。
"该死!这老匹夫竟从幽州折返!"淳于琼攥紧缰绳的手暴起青筋。
忽然地面传来闷雷般的震颤,远方地平线腾起遮天尘烟。
这规模绝非寻常骑兵——唯有幽州铁骑方能造就如此威势!
太史慈手提长枪自烟尘中现身:"孔大人何故停驻?"十万幽州精锐如黑云压境,冰冷铁甲折射出令人胆寒的锋芒。
**
太史慈话音刚落,便瞧见了不远处的淳于琼与沮授。
淳于琼尚未回神,沮授已果断下令撤军。太史慈率军现身时,那面醒目的“刘”字大旗彻底打消了沮授的念头——这分明是刘耕的主力部队。
此刻交战绝非明智之举。袁绍正值扩张之际,而刘耕底细不明,贸然开战只会徒增风险。
沮授谨慎地扫视太史慈身后的十万铁骑。黑压压的骑兵阵列肃杀凛然,只一眼便让他彻底下定决心。
“淳于琼,撤!”
“放弃青州!”
面对太史慈与孔融,沮授毫不迟疑。他甚至未选择退守已攻占的城池,而是直接命令全军退出青州。
淳于琼虽疑惑,却心知利害。刘耕势力深不可测,此时避战才是上策。弃守青州无伤根本,反倒能避免两败俱伤。
望着太史慈麾下气势如虹的精锐铁骑,淳于琼当即附和。未等孔融二人开口,袁绍大军已如潮水般退去。
这场蓄谋已久的青州之战,竟因刘耕十万大军威慑化为泡影。铁骑涌入青州不到半日,又卷尘疾驰而退。
直至彻底撤离青州地界,淳于琼与沮授才放缓速度。沮授回首望向远方,默然叹息。
刘耕既已派兵驰援,此州便再非袁绍所能觊觎。
**失却青州的沮授面色凝重,与淳于琼返回冀州复命。
此刻的冀州因人口稠密,加之甄家倾力资助,袁绍势力正如烈火烹油。然而当他满怀期待等来二人时,得到的却是撤军消息。
袁绍闻言,脸色骤然阴沉。
天下之大,袁绍最不愿听到两个人的动向——头一个必是刘耕无疑,次者便是那宿敌曹操。如今曹操握天子在手,挟天子令诸侯之势,倒叫袁绍一时不敢轻举妄动。
可当青州战报传来时,袁绍竟将手中酒觥狠狠掷出。"废物!到嘴的半个青州也守不住?!"暴喝声中,淳于琼战战兢兢望向身旁的沮授求援。
沮授心知肚明,却仍摇头劝道:"主公明鉴。当今天下诸侯根基初稳,唯独大皇子刘耕深不可测——单是驰援青州便能调遣十万铁骑,此人暗藏的实力恐怕远不止于此。何况那支精锐骑兵若真交手,淳于将军麾下十万步卒怕是要尽数折在青州啊。"
这番剖析让袁绍阴沉着脸坐回席上。可越想越气——自讨董联盟起,这贬谪皇子就屡屡抢他风头。堂堂盟主竟被个边陲藩王盖过锋芒,更可恨的是此人远在幽州还能靠大破异族名震天下。如今连到手的青州也被其吓退...
"欺人太甚!"袁绍突然暴起,佩剑出鞘将桌案劈作两半,"莫非当我袁本初提不动剑了?!"
沮授暗自叫苦。自家主公虽据三州之地,可新卒居多,哪比得上青州所见那支虎狼之师?此刻开战必是惨败。"主公三思啊!"他慌忙跪谏。刚赶到的田丰也急声劝阻,帐内顿时跪倒一片。
"主公三思!"
田丰与沮授同时跪地进谏,声音急切:"我军虽拥兵四十余万,但其中三十万皆是入伍不久的新兵。大皇子刘耕仅支援青州的先锋部队就有十万精锐铁骑,其主力实力尚不明朗啊!"
袁绍扶额沉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沮授继续劝道:"兖州曹操虎视眈眈,更不必说您那位对家主之位虎视眈眈的族弟..."
这句话犹如冷水浇头。袁绍突然想起去年族会上,袁术那双盯着家主印信的阴鸷眼睛。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玉佩——这是接任家主时叔父所赠。
"二位请起。"袁绍亲自扶起两位谋士,语气已缓和许多:"方才是我考虑不周。"
田丰趁机献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只占兖州及半个豫州。相比之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