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咔——"
一道闪电撕裂天幕,刹那间照亮万里山河。
在这转瞬即逝的光明中,可见地面上连绵不绝的军营,旌旗密布,延绵百里,气势恢宏令人胆寒。
这绝非寻常营地,虽帐幕无数却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足见统帅用兵如神,布阵之法已臻化境。
电光隐去,暴雨倾盆而下,如天河倾倒,在闪电映照下晶莹剔透,砸在军帐上迸溅成无数水花,最终融入大地。
"唔..."
"头怎么这么痛?"
中军大帐内,一位华服青年缓缓睁眼。
"公子!公子!"
"您终于醒了,可急死奴才了!"
"苍天保佑大秦,苍天保佑大秦啊!"
闻声。
青年抬头,看见一名身着宫装的侍从正弓着腰,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小心翼翼地侍立在侧。
青年一怔,这装束只在影视剧中见过,此刻亲眼所见倒觉新鲜。
只是自己为何会在此处?
青年甩了甩头,强撑着坐起身来。
那内侍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青年淡然一笑:
"不必多礼,我无碍。"
岂料那内侍闻言竟浑身颤抖,伏地叩首:
"公子折煞奴才了,服侍公子本就是分内之事!"
青年暗自挑眉,这演技未免太过投入?
不过倒是颇具专业水准。
他大步走向帐外,掀开帐帘的瞬间,瞳孔骤然紧缩。
眼前的景象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
帐外两侧,伫立着两名威武的执戟卫士。
左手持戟,右手扶刃,目光如炬。
见帐中有人出来,立即恭敬行礼:
"参见公子!"
青年恍若未闻,径直走入雨中。
他死死盯着远方,浑身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
他站在军营 的高地,俯视着辕门方向。
风雨中,雷光闪烁,一支庞大的军队正井然有序地进入军营。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神震颤。
先头部队是轻甲弩兵,椎髻高耸,手持弩机;紧随其后的是背负羽箭的弓兵,步伐整齐划一。
忽然,一道闪电照亮了后续部队——顶着尖顶圆帽的步兵手持青铜长戈,矛尖泛着幽绿寒光,如同冥界行者般沉默前进。
绵延不绝的方阵在暴雨中持续涌入军营,仿佛蛰伏的猛兽收敛着利爪。
青年瞳孔猛然收缩。
这些士兵的装束,赫然与古都兵马俑如出一辙!
难道......
陶俑复活了?!
刹那间,无数记忆碎片炸裂般涌现——
"王上,伐楚需六十万大军......"王翦沙哑的嗓音回荡在耳畔;
"有刺客!"燕使荆轲图穷匕见的场景历历在目;
最后是咸阳宫里震怒的呵斥:"滚去燕地当监军!看看是你的儒礼有用,还是朕的兵戈管用!"
青年按住太阳穴,终于明悟:
他成了那个被司马迁赞为"刚毅勇武"的悲剧皇长子——
大秦帝国法定继承人,扶稣。
全新的篇章
倘若当初坐上皇位的是扶稣,或许大秦的江山便不会在短短二世后崩塌。
命运难以揣测,来自两千多年后的灵魂竟附在了这位充满遗憾的皇长子身上,感受截然不同。
从前的扶稣尊崇儒学,重视礼法,认为父皇嬴政行事过于严苛,推崇法家、滥用酷刑。儒法之争让他屡屡劝谏,惹得嬴政心生不悦。
而嬴政则认为长子优柔寡断,毫无 威严,不仅与自己政见相左,还在军国大事上屡次谏言。震怒之下,他将扶稣逐出都城,让他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看看所谓的“仁德礼法”能否平定天下。
但扶稣终究是扶稣,他将礼法、儒学与忠诚刻入了骨髓。当沙丘之变传出皇帝的诏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尽。
一代贤君,挥剑自刎,带走了大秦最后的希望。偌大的帝国落入庸主奸臣之手,辉煌的王朝竟只延续了短短十几年,可笑、可悲、可叹!
我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岂能二世而亡!
如今,我来了,既然命运如此安排,我便顺应天命!
我大秦的锐士、我大秦的风骨、我大秦的荣光,必将永世流传!
扶稣抬头,目光灼灼地望着远处那支威武雄壮的秦军。
暴雨倾盆,却无法掩盖这支铁血之师的森然杀气。这是一支历经百战的雄师,铁蹄之下,埋葬了无数传奇。
此刻,是秦王政二十五年,即公元前二二二年。
上将军王翦在攻灭燕国后已告老还乡,其子王贲与秦将李信刚刚率军剿灭燕国残余势力,攻取代地,俘获燕王喜。
如今,他们正率军南下,与驻扎历下的秦军会合,等待嬴政新的诏令。
而原先的扶稣,因连日行军、暴雨侵袭,加之信念崩塌,竟一病不起,直至今日——我的到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