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幸继位前名为子寿,登基后以国为姓,改名为殷寿。
理论上,微子启也有继位的资格,因为他是帝乙的长子。
但他出生时母亲的身份并不显赫,因此不算嫡子;而帝幸出生时,母亲已被立为正妻。
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嫡子。
尽管帝乙更偏爱微子启,但难以违背众人的意见,不能破坏立嫡的传统;再加上帝幸背后有闻太师、东伯侯姜桓楚、武成王黄飞虎等人的支持,帝幸最终登上了王位。
微子启心中充满了不满,他质疑道:“我和帝幸本是同父同母所生,难道只因母亲生我时还未被立为正妻,我就成了庶子,与王位无缘?”先王赐给他的名字“启”,上一个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是大夏王朝的开创者——夏启。
那份不甘在心中翻涌。
当初帝幸刚登上王位时,勤于政事,亲自带兵征讨东夷,颇有中兴之主的气派,他自然无话可说。
但如今,帝幸已连续十多日不上朝,宫中暗线传来消息,所谓生病只是借口,实则是终日沉迷后宫,与王后妃嫔享乐纵情。
微子启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立刻在朝中传播谣言。
商容与比干听闻后,脸色顿时凝重。
他们刚刚得到君王的信任,岂能容忍微子启如此污蔑?比干当即严厉地斥责道:“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陛下不过是偶尔受了风寒,现在已经好了,明天就会恢复早朝。
你们不如赶紧处理政务,如果明天陛下询问,你们答不上来,会有什么后果?”微子启顿时吓得不敢作声。
面对这位王叔,他终究还是有些畏惧。
当比干锐利的目光投来时,他慌忙低头笑了笑,试图掩饰内心的恐惧。
比干心中冷笑:“你与诸侯暗中勾结,还以为陛下不知道?只是念及手足之情,我才没有计较罢了!”
在比干眼中,当前的商王治理国家得当,各地诸侯无不臣服。
若由犹豫不决的微子启继位,恐怕早已被强敌所欺。
目睹微子启匆匆离去,比干轻抚胡须,叹息道:
“王过于仁慈。
即便顾及兄弟之情,也不应如此放任,终将生祸!”
他心中逐渐萌生一个想法。
“王如此信任我们,视我们为国之栋梁,我自当为王防范未然,保卫大商的疆土!”
“需寻机,再次严训微子启……”
“最好是请王下令,命微子启速返封地,以免他在朝歌生事!”
此时,众臣终于安心,向商容和比干行礼后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
天色未明。
殷寿被姜王后从床上扶起,由她亲手更衣梳洗。
殷寿打着哈欠,享受着王后的服侍,嘴里却抱怨:
“我已是大商之主,何须如此早起?”
若日日如此,岂非又回到了前世那般劳苦?
殷寿心中开始考虑找人代自己上朝,或干脆废除早朝制度!
这些琐事,或许能让大商多延续几年?
姜王后听着殷寿的抱怨,轻轻摇头,手上动作未停,带着笑意安慰道:
“大王此刻方起。”
“大臣们已在宫门外等候多时……”
姜王后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殷寿未与她争辩,心中却想:
无我,你们便无法治理大商吗?
那要你们这些庸臣何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
殷寿在宫人的引导下来到大殿,文武百官依次进入。
礼仪声落,早朝正式开始。
殷寿高坐宝座之上,眯眼,昏昏欲睡地听臣子奏报。
国家大事,重在军事与祭祀!
对商朝而言,此乃首要之事。
早朝讨论的自然也是这些内容。
一开始,便有大臣出列禀报:息国与弦国发生战事。
两国相邻,本是诸侯间的争执。
如今矛盾激化,竟动起刀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困顿!
此言一出,群臣议论纷纷。
言语中充满杀气。
他们非因百姓受苦而愤怒——在他们看来这并不重要。
真正让他们恼怒的是:未经朝歌许可便擅自出兵!
这分明是不将大商放在眼里!
“该如何处置,请陛下明示!”
大臣说完,向殷寿行礼。
殷寿听后微微一愣。
息、弦两国,他连名字都未听过,既然他们互相攻伐,就让他们去吧!
但为何大臣们的神情如此严肃?
帝幸的记忆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很快明白了原因。
若此刻对外征战尚可理解,但若诸侯相互攻战,必须持有朝歌赐予的斧戎,以示获得帝幸的准许。
否则,便等同于**!
若发生争端,何不直接向朝歌申诉?
你们是何身份、何地位,竟敢擅自兴兵,针对我的臣民?
然而,殷寿一时之间,对于具体如何处理,并无定见。
他默然片刻,转向站在队列最前的商容,高声询问:
“丞相,你有何见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