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量子计算机低沉而神秘的嗡鸣,时光仿佛被轻轻拨弄,将一行人带入了1937年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台儿庄的波涛在虚拟世界的晨曦中汹涌澎湃,生动而真切。
模拟战斗的号角,在凌晨五点三十三分悄然吹响,历史的尘埃被虚拟的风轻轻拂起,每一个细节都扣人心弦,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波澜壮阔的抗争。
时空坐标:1938年3月27日 05:33(台儿庄·西北角防御工事)
晨雾像一堵半透明的墙横亘在战场上,91%的湿度让狙击镜蒙上水汽。
赵铁柱用袖口抹了把镜片,却发现五十米外的树影扭曲成诡异的波纹——这不是普通雾气,而是能扭曲光线的时空畸变。
他想起三天前指挥部简报里提到的"蜃气现象",那些被时空裂隙吞噬的侦察兵最后传回的画面,正是这般扭曲的光影。
突然,脚下传来5.7Hz的规律震颤,他立刻按住无线电:"注意三点钟方向!"
耳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金属碰撞声,二排的战士们正在战壕里架设反坦克炮。
履带碾轧声从八百米外传来,那是日军89式坦克特有的死亡韵律,但这次还混杂着某种低频嗡鸣——就像第三章末尾实验室里那台失控的时空稳定器发出的声响。
赵铁柱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见雾气中浮现出三个重叠的坦克轮廓,最新型的97式炮管正从89式的车体内诡异地穿透而出。
运河水面突然泛起蓝绿色金属光泽,1870μS/cm的导电率让测距仪爆出警告。
赵铁柱太阳穴突突跳动,视网膜上重叠着新宿站的全息投影,2025年的光谱数据在他视神经里横冲直撞。
三百米外,一挺过热变形的九二式机枪正喷吐着278发/分钟的弹幕,本该致命的火线却像醉酒般在空气中画出2.4倍大的死亡圆圈。
"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他喃喃自语,看着未来城市的虚影在硝烟中明灭。
枪管变形的哀鸣与时空裂隙的嗡鸣,此刻竟构成某种超越时代的和弦。
池峰城师长的命令通过战地电话传来时,赵铁柱正用刺刀撬开一箱7.92mm毛瑟步枪弹。
他的视网膜突然浮现出三维防御工事图——这不是军事地图的等高线,而是由无数闪烁的量子光点构成的立体网格。
当日军坦克的履带碾碎五十米外的砖墙时,那些光点突然凝聚成鲜红的箭头:【防御薄弱点:11点钟方向,混凝土厚度不足17cm】。
"老赵!爆破组!"战友的呼喊与数据流里的机械音重叠。
赵铁柱抓起炸药包的手指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掌心渗出带着铁锈味的汗液——那是2025年夏河正在朱日和基地进行反装甲训练的肌肉记忆。
他翻滚过弹坑的轨迹与全息沙盘里的战术推演误差仅0.2米。
炮弹掀起的泥沙还在空中悬浮,赵铁柱已经看到数据网格预判的落点——那些幽蓝色光点构成的非欧几何体,正以0.3秒的提前量标记出死亡区域。
他的手掌突然不受控制地摸向腰间,掏出的不是木柄手榴弹,而是一块2025年产的电磁脉冲炸弹模拟器。
视网膜上跳动着两行交叉文字:
【台儿庄战役原始数据流:第29师防御缺口坐标已更新】
【量子纠缠警告:勿将未来装备具现化(倒计时17秒)】
当日军坦克的炮口转向运河浮桥时,赵铁柱的耳膜突然接收到双重声波:既有89式坦克履带的金属摩擦声,也混着朱日和基地的AI战术提示音。
他的身体自动执行了侧滚翻动作,落点与全息沙盘推演的"最佳生存点"误差仅9厘米。
时空坐标:2025年3月27日 05:35(军事科学院·区块链作战实验室)
05:35的实验室里,量子计算机的散热风扇突然加速旋转。
屏幕上的三维建模进度条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行推进,最终定格在"台儿庄战役防御工事模型已完成"的提示框。
夏河研究员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那些连2019年考古队都未曾完整发掘的地下暗道,此刻正以0.5毫米的精度在屏幕上蜿蜒展开,就像被某种力量从历史尘埃中重新勾勒。
警报声刺破了凌晨的寂静。
值班员盯着系统日志上七处断裂的时间戳,冷汗顺着后背滑下。
与此同时,夏河后颈的脑机接口贴片突然发烫,待机状态的设备开始吐出1938年的密电码。
破译专家黎明时分赶到时,发现这些电文与李宗仁泛黄的手稿第十三页严丝合缝,连墨渍晕染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区块链工程师王磊在早餐时收到了系统警报。
军事档案链的某个区块凭空多出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指纹,碳14检测显示这些带着硝烟味的拓片来自台儿庄血战前夜。
他反复核对着纪念馆名册,指纹的螺纹间似乎还残留着大刀握柄的温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模拟沙盘:铁血军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模拟沙盘:铁血军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