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让扯着尖细的嗓音笑道:"好好好!平阳侯真乃少年英雄,解我幽州边患。二位放心,禀报捷报之事包在咱家身上,定叫陛下知晓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功劳,岂容他人染指?"
见张让应允,韩忠与甄府管家如释重负。韩忠又补充道:"还望中常侍尽快呈报捷报。"
(
因朝廷派兵增援渔阳前线,北军统帅卢植派遣亲信返回洛阳报信。若让百官集团抢先向皇帝奏报战功,恐对主公不利。
卢植使者随行抵京,同样为报渔阳捷报。如今宦官与朝臣争权激烈,若让文官集团先行禀告天子,恐令张让迁怒主公。韩忠遂将实情禀明。
听闻卢植派人回京,欲使文官集团抢功,张让霎时面沉似水。他冷笑道:"那群世家官员休想得逞!此事交由咱家来办。"
韩忠二人行礼告退后,张让独坐沉思。渔阳捷报事关重大,绝不能让朝臣抢先。不多时,他心生一计,决意明日早朝时当众奏捷。
翌日拂晓,张让疾驰入宫。他打算在崇德殿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呈报战功。至寝宫时,正撞见天子与宫娥嬉戏。
"父亲今日为何来得如此早?"刘宏侧首露出诧异神情。
"老奴思念陛下天颜,特意提早前来侍奉。"张让满脸堆笑,皱纹如同绽放的菊花,娴熟地奉上谄媚之词。
"父亲有心了。"刘宏漫不经心地应着,继续与身旁宫女嬉戏调笑。
约莫两刻钟后,张让躬身低语:"陛下,早朝时辰将至。"
"又要去那乏味的朝会!"刘宏顿时皱起眉头,像个闹脾气的孩童般抱怨道。
张让为天子更衣时尖声劝慰:"待朝会结束,老奴陪陛下去西园街市玩耍可好?"
"届时记得提醒朕提防奸商。"刘宏舒展双臂任由侍从更衣,脸上已浮现期待之色。
身着朝服的刘宏在侍从簇拥下向崇德殿行去。
殿内传来尖亢的通报声,刘宏在张让搀扶下坐上龙椅,慵懒地打着哈欠:"众卿若无要事启奏,朕还要去西园经商呢。"
这番荒唐言语令群臣几乎气结。
"请陛下慎言!"立刻有大臣出列谏言。
"望陛下 ** 逐宦,勤政爱民!"另一名官员紧接着进谏。
殿中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劝诫声,朝臣与宦官互相攻讦,正经国事反倒无人问津。
(
百官中与卢植交好的多为清流一派,这些官员在朝中职位并不显赫。
眼见宦官集团与世家大臣争执不休,清流官员不便插话,只得默立旁观。
端坐龙椅的刘宏面色阴沉,俯视着殿下争吵不休的臣子们。
"尔等整日指责朕疏于朝政,罔顾黎民。可尔等食君之禄,又有何安邦定国之举?"
"尔等所谓的辅佐朝政,就是让朕每日在崇德殿上观赏这场争权夺利的闹剧吗?"
刘宏怒拍龙椅扶手,猛然起身戟指群臣。
"臣等罪该万死!"正在争执的百官闻声吓得跪伏于地,连连叩首。
侍立一旁的张让见皇帝震怒,心中暗喜:"良机已至!"
他立即跪伏在龙阶前奏道:"启禀陛下,老奴有要事启奏。"
刘宏重新落座,侧首问道:"阿父请起,有何要事?"
"谢陛下恩典。"张让谄笑着起身,"老奴是来给陛下道喜的,天大的喜讯啊!"
听闻此言,刘宏转怒为喜,暗自揣度:"莫非又要进献珍奇异宝?或是绝世 ** ?"
越想越是心痒,刘宏急不可待地拍着龙椅扶手催促:"阿父快说,究竟是何种喜事?"
殿下群臣也都抬头张望,想看看这阉人又在耍什么把戏。
一百四十九
见天子与满朝大臣都盯着自己,张让脸上不禁浮现得意之色,赶忙躬身奏道:"启奏陛下,昨夜老臣回府时,恰在街上遇见几位故人。
这些正是平阳侯派来报捷的使者,专程来洛阳向陛下报喜。
陛下,渔阳前线大获全胜!平阳侯未等洛阳北军驰援,亲率五千精骑击溃十多万鲜卑乌桓联军,一举解除幽州危局。
陛下,这岂不是天大的喜讯?难道不该为陛下庆贺吗?"
崇德殿内,刘宏与文武百官听完张让奏报,瞬间陷入震惊,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先前君臣还在为胡虏犯边忧心忡忡,即便派出北军精锐驰援,众人仍担心难以抵挡二十万胡骑。
纵是再昏庸的君王,也盼着江山稳固啊!
刘宏激动得面色潮红,急声追问:"阿父!这渔阳大捷究竟怎么回事?平阳侯真用五千骑兵打败了十多万胡人?"
张让那张老脸笑开了花,尖着嗓子答道:"回陛下,老臣听说胡人准备大举进犯时,平阳侯主动向幽州刺史请战,要率军驰援渔阳。
陛下还记得吗?幽州刺史刘焉大人还上表,举荐平阳侯刘凤为破虏将军呢!
平阳侯带着四千精骑和临时抽调的一千幽燕轻骑,外加五千步卒,共万人开赴前线。
而他亲率五千骑兵先行,在渔阳城北与胡虏展开激战,结果杀得十多万胡人溃不成军!
至于具体战况,老臣也不太清楚。
不过平阳侯的报捷使者已在宫外候着,陛下可要传召?"
【朝堂惊变】
张让躬身进言:"陛下若想知晓渔阳战况,何不召见相关将领亲自问询?"
满朝哗然,群臣震惊。五千铁骑竟能击溃二十万草原大军?数名世家官员率先出列,向着金銮宝座上的天子高声道:"启奏陛下,此等战报实属荒谬!定是有人欺瞒圣听,恳请陛下严惩谎报军功之人。"
这些世家重臣素来与皇族势力不睦。自平阳侯刘凤自贬身份经商以来,更遭其轻蔑——虽则各大世族暗中也经营商道,但总归是假手于仆役操持。
多年来,世家极力压制皇族人才。除宗正卿一职必由宗室出任外,皇族子弟最高不过官至刺史。如今听闻刘凤竟在渔阳立下堪比霍去病的战功,众臣自是嗤之以鼻。莫说此事荒诞,纵使属实,他们也决计不会容许皇族势力再度坐大。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