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弟妹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李默心中一片温热。
他把猎物放下,对李雪说:“雪儿,你和阿铁把这些收拾一下,兔子和鸡先养着,把鱼收拾出来,晚上咱们喝鱼汤。”
他又转向李青书和囡囡,“你们俩,把院子里的石头捡一捡,堆到墙角去。”
孩子们立刻欢天喜地地行动起来,破败的小院里,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勃勃生机。
李默看了看天色,夏日的白昼长,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他从那串鱼里挑出两条最大最肥的活鱼,用一个破陶罐装了些水养着。
“哥,你又要出去?”李雪停下手里的活,有些担心地问。
“嗯,去趟张婶的小卖部,家里没盐了,肉再香,没盐也吃不出味儿。顺便给你们换点别的东西。”李默说着,拎起陶罐,“你们在家看好门,我很快回来。”
张婶的小卖部在五公里外的邻村,对以前的李默来说,走个来回得小半天。
但现在,五公里路不过是饭后散步。
他健步如飞脚步轻盈飞快,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地方。
张婶小卖部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供销点,店不大,柜台后面摆着些布匹、油盐酱醋和日常杂货。
张婶是个四十多岁的精明女人,看到李默提着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进来,眼睛一亮。
“哟,小默,今天发财了?这么大的鱼,可是稀罕东西。”
“张婶,换点东西。”李默也不废话,直接把陶罐放在柜台上。
这个年代,物资紧缺,很多时候钱都不如实物好使,一条三斤多的大活鱼,绝对是硬通货,更何况这还是两条大鱼!
“想换点啥?”张婶笑眯眯地问。
“一包粗盐,两盒火柴,剩下的,你看着给换点红糖和糖块。”李默早就盘算好了。
盐和火柴是必需品,红糖是给李雪补身子的,糖块,自然是给几个小的解馋。
“行,你这鱼好,我也不让你吃亏。”张婶手脚麻利地从货架上取下东西,又用油纸包了一大包硬糖,和一小包红糖,推到李默面前,“呐,拿好了。”
李默点了点头,道了声谢,拎着换来的东西转身就走。
就在他走后没多久,李满囤和张翠兰两口子黑着脸,气势汹汹地找上了门。
“张婶!刚才是不是我那侄子李默来过?”张翠兰一进门就嚷嚷开了。
张婶看了他们一眼,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他拿什么换的?”李满囤急切地问,眼睛在货架上扫来扫去。
“两条大活鱼。”
“鱼?”张翠兰的嗓门瞬间拔高了八度,尖利地叫道,“我就知道!那小王八蛋肯定是偷了咱们家的鱼!我就说我家池塘里的鱼怎么少了!好哇,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分了家还回来偷东西!”
张婶皱了皱眉,有些不悦,“翠兰,话可不能乱说。小默那鱼是野生的,跟你们家池塘里的不一样,我还能看不出来?”
李满囤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当然知道自家池塘里养不出那么大的野生鱼。
刚才“碎嘴王”已经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跟他们说了一遍,说李默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在山里发了横财,还把王二赖几个打得屁滚尿流。
他心里又嫉妒又眼红,那可是他李家的血脉,凭什么发财了不带上他这个当大伯的?
“当家的,你听听,这还不明显吗?那小子肯定是找到什么门道了!”张翠兰拽着李满囤的胳膊,压低了声音,眼睛里全是贪婪,“不行,我们得去看看!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占那么多好东西?他爹妈死得早,我们当大伯大伯母的,有责任替他‘保管’!”
李满囤的眼珠子飞快地转动着,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对,必须去看看!分家文书上只写了房子,可没写山里的东西归谁!
他是长辈,去侄子家看看情况,拿点东西,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走!去看看!”
李满囤一甩手,拉着张翠兰,两人杀气腾腾地朝着村东头李默家的破茅草屋走去。
一场风波,已然在酝酿之中!
喜欢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