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金陵城已弥漫起年关的喜庆,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孩童嬉笑玩耍,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然而紫禁城内的谨身殿却似被一层厚重的阴云笼罩,肃穆与凝重如实质般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殿门紧闭,锦衣卫如忠诚的卫士,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层层把守,将内外隔绝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人员虽济济一堂,却鸦雀无声。一边是以皇太孙朱允炆为首的懿文太子朱标诸子,他们脸上写满了茫然与不安,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仿佛置身于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前,不知所措。另一边,奉诏返京的诸位藩王——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等,以及所有在京的成年皇子皇孙,目光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有对局势的担忧,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思索。
其中,从“东大”学成归来、气质沉稳的朱高炽格外引人注目,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峦。勋贵集团则以年迈的汤和、傅友德、冯胜、郭英为首,他们虽已年迈,但身上依然散发着一种历经沙场的威严。
二代勋贵如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开国公常升、西平侯沐春等皆位列其中,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傲慢与自信。而王卓,这个非朱姓亦非勋贵出身的人,安静地站在靠近御阶的位置,显得格格不入却又似乎隐藏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全场。那股无形的帝王威压,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他没有绕圈子,直接指向了王卓,声音沉缓而有力:“今日召尔等前来,是为定我大明百年国本,解一桩千古悬案。”他顿了顿,再次指向王卓,“此人,王卓,并非此世之人。他来自数百年后之华夏。”
此言一出,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抽气声。朱允炆猛地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王卓,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物,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藩王和勋贵们亦是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和疑惑,若非此话出自朱元璋之口,他们定会以为是无稽之谈,哄堂大笑起来。
“后世史书,记载了我大明国祚绵长,亦记载了……一场同室操戈的惨剧。”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仿佛那是一场他无法抹去的伤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心底深处挤出来的,“允炆继位,锐意削藩,逼死湘王,朕之四子燕王朱棣,为求自保,亦为天下计,起兵‘靖难’。”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微摇晃,仿佛被一阵狂风席卷,站立不稳。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在后世引起如此巨大的波澜,更没有想到会引发一场同室操戈的惨剧。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悔恨,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悲惨结局。
朱元璋不再多言,对王卓示意。王卓深吸一口气,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力量,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个轻薄如纸、却能在空中投射出清晰光影的“玉板”(高科技投影仪)。他熟练操作,一道光幕在殿中展开,伴随着雄浑悲壮又时而激昂的背景音乐和解说,一段由他和朱高炽精心剪辑的“明太宗朱棣”传记影片开始播放。
影片开端,画面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解说道:“洪武皇帝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新帝登基,在齐泰、黄子澄等人辅佐下,急于削藩。”画面中,圣旨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使臣们骑着快马,四处奔走,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冷酷和决绝,仿佛是命运的使者,将灾难带到了各个藩王府。
周王朱橚的封地,原本是一片繁华祥和的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然而,当朝廷的圣旨到来时,一切都变了。使臣带着一群士兵,气势汹汹地闯进王府,大声宣读着圣旨:“周王朱橚,意图谋反,今废为庶人,流放云南。”朱橚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一夜之间从尊贵的藩王变成阶下囚。他试图辩解,但使臣们根本不听,将他强行押上了囚车。囚车缓缓驶出王府,朱橚望着熟悉的一切,眼中满是绝望和不舍。他的家人们在一旁哭泣,却无能为力。囚车在荒凉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扬起一阵尘土,仿佛带走了他所有的荣耀和尊严。
齐王朱榑的府邸,同样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们将王府团团围住,使臣宣读完圣旨后,朱榑被囚禁于京城。他被关在一间狭小阴暗的房间里,失去了自由的他,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他不停地拍打着房门,大声呼喊着:“我是齐王,我有何罪?”但没有人回应他,只有那冰冷的墙壁和寂静的空气。
代王朱桂的遭遇也如出一辙,他被废为庶人,曾经的荣耀与尊贵瞬间化为乌有。他穿着破旧的衣服,走在街头,周围的人对他指指点点,他的心中充满了屈辱和痛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