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朱元璋心情愉悦,王卓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臣此次北行,深感北方严寒之苦。普通百姓取暖做饭,不是烧柴就是烧牛粪,既不方便,取暖效果也差。臣有个想法,或许可以改善民生。”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王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十分关注。
“臣想办一个蜂窝煤厂和煤球炉厂。”王卓解释道,“南京附近的青龙山就有煤矿,在东大技术的帮助下,开采并不困难。东大的专家们拥有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能够高效地开采煤矿。蜂窝煤制作简单,只需将煤粉、黏土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即可。它燃烧时间长,取暖效果好;配套的煤球炉既安全又方便,有专门的通风口和调节装置,能够更好地控制火候。若是能在金陵率先推广使用,让百姓们用上便宜好用的煤炭,定能大大改善过冬条件。”
见朱元璋若有所思,王卓继续分析道:“臣估算过,若是规模化生产,蜂窝煤的成本可以控制在比木柴略低的水平。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先以金陵为试点,待百姓认可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这不仅能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让他们用上更经济实惠的燃料,也能减少对林木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如今,过度砍伐林木已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民生多艰,若能改善百姓取暖,确实是件好事。朕准了。若是成本过高,朕可以让内帑拨银补贴,务必让普通百姓都用得起。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他们的生活好了,国家才能稳定繁荣。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困难,朕都会为你解决。”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王卓,语重心长地说:“你能时时心系民生,朕心甚慰。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朕都会全力支持你。”
走出谨身殿,王卓心中充满了干劲,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蜂窝煤,或许就是这个时代能源革命的第一步,它将为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更让他感到振奋的是,朱元璋对改善民生的支持态度——这位以严苛着称的开国皇帝,内心深处依然装着天下苍生,他的胸怀和远见让王卓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寒风依旧凛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但王卓却坚信,用不了多久,南京城的寻常百姓家里,就能感受到煤炭带来的温暖了。这温暖,不仅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更点燃了工业文明在这个古老国度传播的星火,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来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大街小巷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蜂窝煤和煤球炉,孩子们在温暖的房间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火炉旁悠闲地聊天,整个城市都洋溢着幸福和安宁的气息。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