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总结:“得此诸器,辅以相应战法(附臣所学战法要领一册),练精兵一旅,足可扫荡漠北、平定南洋、威服四夷,创万世未有之武功。”
二曰:民生富庶,物产之丰盈,远超历代盛世遐想
此节,他冷静记录了两日所见:
“黎庶所食,一日三餐,米麦管够,肉食禽蛋常见于市井之家,非年节亦可尝荤腥。盐糖之品,洁白如雪,堆积如山,价极廉。”
“衣着之料,非止棉麻,多有异料(化纤),色泽鲜艳,耐磨耐脏,价亦平民。”
“出行有‘汽车’、‘公交’代步,日行千里非虚言。楼宇高耸,窗明几净,寻常人家亦多以‘玻璃’为窗,通明透亮。”
“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教,医馆(医院)遍布,设备精奇,人均寿数恐远超我朝。”
三曰:礼法观念、信息流转,与我朝迥异,利弊兼有
此节,他带着审视的目光:
“此世似无明确尊卑纲常,女子地位颇高,可操持各业,与男子同工同酬,抛头露面视为平常。此或利于人力之用,然恐生牝鸡司晨之乱。”
“信息流转极速,一地之事,须臾间举国皆知。有名为‘互联网’之物,包罗万象,然亦难辨真伪,易惑民心,于维稳大有隐患。”
“其民看似安居乐业,然似少了一份我朝百姓之恭谨顺从,多了一份自我之心。”
在奏疏的最后,蒋瓛写下了核心结论:
“陛下,此世之强,根源于其深不可测之‘工巧’(科技)与‘物产’(工业能力)。其所展现之军力、民生,皆基于此。与之交,风险巨大,其观念如洪流,恐冲击我朝纲常伦理。然其所能提供之助力,亦是无与伦比。若能量其力而用之,取其精华(技术、物资),去其糟粕(观念),严控往来,则我大明国运必能借此东风,直上青云,开创远迈汉唐之极盛之世!然其中分寸拿捏,安危转换,皆系于陛下圣心独断。臣瓛,谨以所见所闻,据实奏陈,伏乞圣鉴。”
这份密奏,既是一份观察报告,也是一份沉甸甸的风险评估和战略建议书。蒋瓛以其特有的冷静和忠诚,为他效忠的皇帝,勾勒出了一个既充满无限诱惑、又遍布无形陷阱的未来图景。
两日的市井体验结束,蒋瓛那份字字千钧的密奏也已草就并小心收好。王卓采购的所有物资,包括那台75寸大电视、电脑平板、光伏设备、电路灯具,以及那座足以改变一个时代军事格局的“军火库”和通讯设备,都已由谭局长派人分门别类、妥善装到集装箱里,并运送至仓库内指定的穿越区域。
临行前,谭局长再次与王卓和蒋瓛握手:“一切小心。记住,安全第一,遇事不决,随时返回。”
王卓心里不由得一暖,开玩笑似的说道:“果然找到组织就是不一样,规范多了,我以前就想不到用集装箱,怎么不考虑给我一个编制啊,这样岂不是更正规?”谭局长不由笑骂道:“像你这种跳出三界之外,不在无形之中的人物,还需要给你编制吗?再说了,你体制外的身份更适合做两个时空的桥梁。”
王卓重重点头,深吸一口气,走到那个填满物资的标准化集装箱前 。
蒋瓛站在他身侧,手按刀柄,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这是他最后一次审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随即也将一只手搭在集装箱。
熟悉的强烈白光再次涌现,瞬间吞没了两人以及他们周围大量的物资。现代仓库再次变得空荡了许多。
……
明朝,西郊校场。
把守此地的锦衣卫精锐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神异”,但当那刺目的白光再次亮起,并且伴随着白光出现的还有一个巨大的箱子。
王卓和蒋瓛的身影在白光散尽后清晰起来。
“大人!” “指挥使大人!” 守卫的千户立刻带人上前行礼。
蒋瓛第一时间检查自身和周围环境,确认已安全返回,立刻恢复了那副冷峻的锦衣卫指挥使气场,他对千户下令:“即刻加派人手,将此地区域彻底封锁,未有陛下手谕或本指挥使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地百步之内!所有器物,严禁触碰,违令者,格杀勿论!”
“是!”千户心头一凛,立刻领命而去,更多的锦衣卫缇骑如同幽灵般从四周涌现,将这片区域围得铁桶一般。
“蒋指挥使,”王卓开口道,“我们需立刻进宫,面见陛下。”
蒋瓛点头,目光扫过那些军火箱,眼神复杂而坚定:“理当如此。此番所见所闻,所携之物,须得立刻面呈圣上。”他怀中那份密奏,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两人稍作整理,便在一队锦衣卫的严密护卫下,离开校场,朝着皇城方向疾行而去。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