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的秋冬,是近年来天下最“平静”的时节。没有大规模的战事,没有诸侯间的互相攻伐,连边境的摩擦都罕见地减少了。但这份平静,却像暴风雨前的宁静,透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刘进站在长安的城楼上,望着城外连绵的军营,心中清楚,这并非真正的和平。各州的信使往来穿梭,驿站的马匹换了一批又一批;铁矿的炉火日夜不熄,锻造声震耳欲聋;良田中的青壮被编入军队,田埂上只剩下妇孺与老者——天下所有的势力,都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赛跑,拼命积攒着粮草、军械与兵力,等待着那个必然到来的决战时刻。
司州的工坊里,徐宁改良的钩镰枪流水线日夜运转,每一日都有上千杆长枪下线;韩琦主持的军粮调配有条不紊,从关中、并州运来的粮草在仓库里堆成了山;王守仁与王安石在各州开设的学堂中,新招募的寒门士子正在学习兵法与律法,他们将是未来治理天下的基石。
兖州的秦琼大营,罗成的枪法愈发精湛,他率领的骑兵每日在平原上奔驰,马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程咬金与尉迟恭训练的大军铁甲鲜明,刀枪如林,军阵变幻间透着肃杀之气。
豫州的李靖军中,郭子仪训练的精兵已经很天下少有精锐,他率领的“破阵营”专克骑兵,在演练中屡创佳绩;苏定方的山地营则熟悉地形,在汝南的丘陵间来去自如,早已将每一条山道烂熟于心。
并州的薛仁贵并未闲着,他麾下的张巡加固了雁门关的城防,又派出细作渗透草原,监视着鲜卑与乌桓的动向;张辽则在边境操练骑兵,随时准备南下支援,或是北上牵制袁绍的后方。
荆州的岳飞已平定南阳全境,周瑜的水军在长江上日夜操练,甘宁的锦帆营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白痕;黄忠的弓箭营每日练习百步穿杨,箭簇穿透靶心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数月里,刘进的案头堆满了各州送来的军报——某地粮草入库多少,某军新添甲胄多少,某将训练出多少精锐……每一份军报都透着沉甸甸的力量,那是属于大汉的底气。
但刘进也知道,对手同样在积蓄力量。蛇灵的密探不断传来消息:袁绍在冀州打造了数万副铁甲,曹操在青州收拢了数万流民,陈友谅在徐州囤积了足够十万大军三年之用的粮草,刘表在荆州征召了二十万青壮……
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长安与襄阳之间。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第一个打破平静的人,等待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
建安五年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本该是春耕的时节,一道惊雷却从荆州炸响,打破了这份脆弱的平静。
梅花内卫的密探骑着快马,日夜兼程赶到长安,将一份染血的情报呈到刘进的案前——刘表在襄阳称帝了。
情报上写得清清楚楚:建安五年正月十五,刘表在襄阳祭天称帝,国号仍为“汉”,改元“永汉”,以襄阳为都城。称帝大典上,袁绍、曹操、陈友谅、张超、朱元璋、刘璋等诸侯的代表悉数到场,天下九成以上的世家都送上了贺礼。
紧接着,一道讨伐刘进的诏书传遍天下。刘表以“伪帝刘进逆天而行,败坏纲常,残害世家,祸乱天下”为由,号召天下诸侯共讨长安,“清君侧,复汉室”。
诏书上,刘表大肆封官许愿:加封袁绍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曹操为司空,都督青州军事;陈友谅为司徒,节制徐州兵马;朱元璋为扬州牧,负责江东战事;刘璋为太尉,镇守益州;张超为车骑将军,进攻寿春……
一时间,天下诸侯响应者众,仿佛刘进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养心殿内,刘进将刘表的诏书扔在案上,冷笑道:“刘表这老儿,一生优柔寡断,如今竟也敢称帝?不过是袁绍等人推出来的傀儡罢了。”
话音刚落,肖清芳和苏显儿,小梅,小凤一起进来禀报,将各路诸侯的动向一一呈上:
“陛下,袁绍与曹操合兵四十万,分五路南下兖州。第一路由高干率领,出白马渡黄河;第二路由牵招统领,攻陈留;第三路由曹操亲率,直扑濮阳;第四路由朱灵带领,袭扰济阴;第五路由袁绍亲自负责,牵制山阳。袁绍留袁谭守冀州,防备薛仁贵将军。”
“幽州公孙瓒被草原新崛起的契丹、女真部族牵制,鲜卑与乌桓已被灭,公孙瓒自顾不暇,无力南下。”
“徐州陈友谅率领十万大军西进,进攻豫州沛国,扬言要直取长安。”
“张超派张士诚领兵三万,进攻寿春,刘繇将军已率军死守,派人求援。”
“江东朱元璋尚未平定内部,与王朗、吕布、严白虎混战,暂时无力北上。”
“益州刘璋内乱未平,张鲁在汉中割据,亦无法出兵。”
“荆州刘表拥兵四十万,以蔡瑁为帅,领兵三十万北伐,兵分两路:一路攻南阳,一路出江夏,目标进攻豫州,直指洛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