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五十,闹钟还没响,我已经睁着眼躺在床上。手机屏幕朝上,昨天在楼梯间录的那段哼唱还在播放列表里。我把它调到循环,耳机塞进耳朵,音量压到最低,只听得出气流穿过声带的轻微震动。
那条波形线我昨晚看了十几遍。它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靠运气。我能感觉到,那一声出来的时候,肚子是往下沉的,喉咙没使劲,声音像是从鼻腔后面轻轻推出来的。
我坐起来,脚踩到地板,先做了三次呼吸。第一次还是老样子,气卡在胸口。第二次深一点,肚子鼓起来,但一发声就塌了。第三次,我用手压住腹部,像林老师说的那样,让横膈膜发力。
声音出来了,短,但稳。
我赶紧打开录音功能,照着刚才的感觉再试一遍。这次录得清楚了些,C3到E4,六个音,连着走了两遍,中间没断。
我回放,耳朵贴紧手机。还是粗糙,可那股“线”在了。
五点整,闹钟响了。我关掉,起身换衣服,把笔记本塞进包里。上面用红笔圈着:“支撑点在横膈膜”。这是昨晚我从录音里扒出来的结论。
声乐室七点才开,但我六点就到了公司。保安在值班室喝粥,看见我点头,我没说话,径直走到角落的练习区。这里没人,只有空调低低地响。
我掏出手机,放林老师早上示范的呼吸音频,一遍遍听。然后闭眼,照着做。每练三次,就录一次。发现声音发紧,就停下来,翻笔记,改动作。
七点十五,林老师推门进来。她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放下包,打开钢琴盖。
“来。”她说。
我站到镜子前。她让我做一组C3-G4的连音,一口气,不准中断。
我点头,深吸,起音。刚到E4,声音劈了。
“不对。”她手指敲了下钢琴,“你又在喊。”
我咬唇,再来一次。这次撑到F3,还是断了。
她皱眉,“还是没找到路。”
我低头,手指抠着裤缝。周围没人,可我总觉得有目光在背后。昨天那句“送快递的嘛,能唱什么歌”又冒出来。
我闭眼,脑子里突然闪过昨晚电动车的画面——线路松了,火花一闪,我接好,拧钥匙,它就发动了。
声音也是一条线路。只要接对了,就能通。
我深吸三次,默念笔记上的三句话:呼吸下沉,喉位放松,声音挂前额。起音前,先用鼻腔哼一个“嗯”,把气引上来。
然后,开口。
C3,D3,E3……F4,G4。
一口气,走完了。
声音不亮,尾音有点虚,可没断。
林老师没说话,停了两秒,才点头:“这次,对了。”
我没动,站在原地,手心出汗。
“不是每次都能这样?”她问。
我摇头,“还在找感觉。”
她翻开我的笔记本,看了几行,说:“你开始记问题了?”
“嗯。”我说,“每次录下来,对比。”
她合上本子,“有这意识,比光练强。”
我低头,“我想留下来。”
她看了我一眼,“那就别只靠拼时间。方法错了,练再多也是重复错误。”
我点头,把本子收好。
上午九点,我骑车去快递站。路上风大,我把外套拉链拉到顶,耳机里放着自己刚录的那段连音。反复听,耳朵开始能分辨出哪里还紧,哪里没托住。
站点休息区有张旧沙发,午休时我坐上去,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我把今天的练习拆成三段:前二十分钟纠错,听录音,找偏差;中间二十分钟巩固,重复成功段落;最后二十分钟拓展,试着往高音区走一点。
同事路过,递来一杯热水,“又练呢?”
我点头,“嗯。”
“你这劲头,跟上学时候背单词似的。”他笑。
我没笑,但心里动了一下。背单词是死记硬背,可唱歌不是。每一个音,都得自己摸出来。
下午送完两趟快递,我绕路去了公司附近的公园。找了个没人的长椅,掏出手机开始加练。这里安静,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
我按三段式来。第一段,听上午的录音,发现F4还是有点抖,像是气没给够。我试着在起音前多吸半秒,让肚子先鼓起来。
第二遍,稳了些。
第三遍,几乎没抖。
我记下这个感觉,写在本子上:“F4前,多吸半拍,腹压提前。”
晚上七点,声乐室空了。林老师走了,灯还亮着。我坐在钢琴前,打开录音笔,开始今晚的完整训练。
先做十次呼吸练习,录一次。再做音阶,从C3到G4,连续三遍,每遍都录。
第一遍,破在F#4。
第二遍,稳了,但气短,结尾收得急。
第三遍,我放慢速度,每个音拖长半拍,让气息均匀输出。这一次,从头到尾,没断,没抖,也没虚。
我回放,听了一遍,又一遍。
不是完美,可它在进步。
我翻开本子,写下今天最后一句总结:“能连唱三遍不破——不是运气,是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