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浸透回声石窟时,洛凡听见了第一缕异常的声纹。那声音既非风声穿过岩缝的呜咽,也不是地底水流的潺潺,而是类似无数根琴弦同时绷断的锐鸣,却又在尖锐的尾音处突然转向,化作孩童嬉笑般的颤音。更诡异的是,这声音并非从某个固定方向传来,而是贴着岩壁表面流动,手掌贴在潮湿的石面上,能清晰感受到声波震动的麻痒。
伊莎贝拉的冰蓝斗气在指尖凝结成半透明的"听风晶",这种菱形晶体能将声波可视化。此刻,晶体内正浮现出紊乱的彩色波纹:代表锐鸣的银白色线条与代表嬉笑的暖橙色纹路相互绞缠,在晶体中央形成不断旋转的旋涡,"温莎家族的《天籁考》记载过这种'声骸'现象——当承载强烈情绪的声音被某种力量固化,就会脱离声源独立存在,它们没有实体,却能像生物般相互影响,甚至攻击活物。"
两人沿着声纹流动的方向深入石窟,岩壁上的凿痕逐渐密集。这些上古先民留下的刻痕中,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声纹正是从这些孔洞中溢出。某处转角的石壁上,刻画着狩猎场景的岩画正在"发声":追逐的野兽轮廓会随着声波微微凸起,发出低沉的咆哮;奔跑的猎人则凹陷成阴影,溢出箭矢破空的锐响。当洛凡靠近时,岩画中的野兽突然转头,两道由声波构成的"视线"直射而来,让他耳膜一阵刺痛。
"它们在感知活物的情绪。"伊莎贝拉的听风晶突然投射出光晕,将周围的声纹全部冻结成半透明的线条,"《天籁考》说,声骸会吸收生物的情绪来强化自身——恐惧让它们变得尖锐,愤怒让它们更加狂暴。你看那些孔洞,其实是声骸的'共鸣腔',岩壁就是它们的骨骼。"
石窟深处的景象愈发诡谲。一处天然形成的石厅内,无数根石笋状的钟乳石悬垂而下,每根都在发出不同的音调,组合成杂乱却又暗藏规律的乐章。石厅中央的地面上,散落着数十具奇特的"骸骨"——它们并非由骨骼构成,而是由凝固的声波纹路组成,有的呈人形,有的像鸟兽,最完整的一具"声骸"手中,握着由纯粹声能构成的石笛,笛孔中不断溢出银灰色的声纹。
"是聆音学派的遗址。"伊莎贝拉的冰斗气在石厅中勾勒出隐藏的符文,这些符文与声骸的纹路完全吻合,"《天籁考》记载,上古的聆音修士能操控声音的力量,他们在此建立'共振神殿',试图用声音编织保护屏障,抵御来自地脉深处的'噪音污染'。最终却因无法控制声骸的反噬而覆灭。"
洛凡的共鸣之印突然发烫,他将手掌贴在那具持笛声骸上,无数破碎的音节涌入脑海:"......声过强则成煞......音过乱则成魔......以骸为器,以魂为引......方得平衡......"这些断续的声纹信息拼凑出惊人的真相:聆音学派并非被声骸杀死,而是主动将自身声纹注入石笋,化作"声骸"来压制地脉噪音,这种献祭让他们永远困在声音的形态里,既无法消散,也无法解脱。
此时,石厅顶部的钟乳石突然剧烈震颤。所有声骸同时转向两人,手中的声能武器开始凝聚能量。持笛声骸吹奏出尖锐的音符,石厅内的空气瞬间形成肉眼可见的音波刃,这些刀刃砍在岩壁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被击中的石笋却从内部开始碎裂——声骸的攻击能直接震碎物体的内部结构,却不损伤表面。
"它们把我们当成了新的噪音源!"伊莎贝拉的冰斗气在两人周围凝结成多层隔音屏障,屏障表面浮现出《天籁考》记载的"静音符文","聆音学派的记录说,声骸会攻击一切'不和谐的声源',它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整个石窟陷入绝对的寂静——包括扼杀所有活物的声音。"
洛凡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些破碎的石笋内部,都嵌着细小的黑色晶体,这些晶体吸收着声骸的能量,表面却浮现出与地脉相同的纹路。"地脉噪音的源头在这里!"他指向石厅中央的地面,那里的声纹最为密集,形成直径十米的旋涡,"聆音学派的献祭只是暂时压制,这些黑色晶体在不断积累地脉深处的'杂音能量',声骸的攻击其实是在抵抗这种能量的侵蚀!"
共鸣之印突然与漩涡中心产生强烈共振,洛凡的意识沉入地脉网络,清晰"听"到了地脉深处的咆哮——那是两种世界法则融合时产生的能量杂音,如同无数根琴弦在地下摩擦,这种杂音顺着地脉上升,被聆音学派的符文引导至石窟,而声骸就是阻止杂音扩散的最后防线。
"它们在保护我们!"洛凡突然拽住准备攻击声骸的伊莎贝拉,"聆音修士的献祭不是为了创造寂静,而是为了过滤杂音!这些声骸攻击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打破了它们维持的平衡!"
石厅的震颤突然加剧,旋涡中心浮现出核桃大小的"天籁之核"。这枚由纯粹声能构成的核心正在发出痛苦的嗡鸣,黑色晶体中的杂音能量顺着声纹逆流而上,核心表面已经出现蛛网状的裂痕。随着裂痕扩大,声骸的形态开始变得不稳定,有的发出刺耳的杂音,有的则逐渐透明,仿佛随时会消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