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头盔的瞬间,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呈现在赢昱面前。
并非视觉上的锐化,而是一种……信息层面的通透。
前哨基地不再仅仅是金属、灯光和通道构成的物理实体,它更像一个拥有脉搏和呼吸的生命体,而赢昱,刚刚获得了感知其生命韵律的能力。
但这感知并非与生俱来,需要……
训练在手术完成后的第二天便即刻展开,地点依旧是那片广阔的综合训练场,但环境已与体能训练时截然不同。
重力被调节至舒适的标准地球重力,光线柔和,最大的变化是场地中央悬浮着的数十个不同形状、不断变换色彩的全息几何体,以及四周墙壁上投射出的、如同瀑布般流淌的复杂数据流。
玄女站在场边,依旧是那副永恒不变的冷静姿态。
“无线神经链接训练第一阶段,核心目标:建立稳定的手脑并行处理通道,并初步尝试手脑异步操作,联想你的大脑现在是一个多线程处理器,你需要学会如何分配它的算力。”
赢昱需要佩戴着头盔,同时进行两项任务。
他的双手要在物理层面上,快速且准确地拆卸并重组一个结构复杂的多轴联动机械部件——这是对他过往飞行员手部基本功的延续考验。而与此同时,他必须通过脑波接口,实时追踪并锁定场中随机移动的特定颜色全息几何体,一旦锁定,便用意念“标记”它。
起初,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当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精密的螺丝和卡扣上时,脑海中的数据流和几何体便瞬间模糊、失控,标记错误百出。而当他强行将意念聚焦于快速移动的几何体时,手指的动作就会变得僵硬、迟缓,甚至出错。
两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模式—在他的大脑中激烈冲突,如同两股互不相让的洪流,让他感到头晕目眩,太阳穴阵阵抽痛。
“你的错误在于试图用‘切换’而非‘并行’的方式处理信息。”
玄女的声音如同冰冷的清泉,浇灭了他因挫败而升起的焦躁。
“不要将你的意识想象成一个只能单线程工作的焦点,将它视为一个广阔的空间,手动操作是空间底部稳定的基石,而意念追踪是空间中漂浮的云彩,它们可以共存,基石不动,云彩自飘。”
赢昱深吸一口气,尝试改变心态。
他不再强迫自己“同时”关注两件事,而是试着将手动操作转化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让这部分意识沉入“背景”,同时将主要的“注意力”资源分配给意念追踪。
这需要一种奇妙的意识分离技巧,如同一边听着背景音乐,一边专注阅读。
过程缓慢而痛苦。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汗水浸湿了他的训练服,并非源于体力消耗,而是精神高度紧绷的产物。
但渐渐地,他找到了一丝窍门,当他的手指近乎自动化地完成一套拆卸动作时,他的“主意识”成功锁定并标记了一个高速旋转的蓝色三角锥。
“正确率15%,耗时过长,但路径正确。”玄女给出客观评价,“继续。”
日复一日,这项训练不断加剧难度,机械部件越来越复杂,要求完成的时限越来越短,而需要意念追踪的几何体数量从一个增加到三个、五个,移动轨迹也从规律变为完全随机,甚至开始出现干扰项。
赢昱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一块被反复锻打的铁胚,在极限的压力下,被迫拓展出新的“线程”。
他学会了如何将意识分区,如何快速在不同性质的任务间分配认知资源。
三周后,他已经能够较为流畅地在一分钟内完成复杂部件的组装,并同时准确追踪标记五个高速移动的目标。
那种最初的头晕目眩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意识被“撑开”的充盈感。
然而,这仅仅是开胃菜,玄女随之引入了真正的挑战:手脑异步操作。
“现在,你的双手继续组装机械部件。但你的意念任务改变:不再仅仅是标记,而是需要你用意念控制另一个独立的机械臂,模拟进行一套完全不同的、精细的微焊接操作。”
玄女指向训练场一侧升起的一个多关节机械臂。
“记住,两套操作在物理层面和逻辑层面都毫无关联,你的意识必须彻底分割。”
这简直是非人的要求!
赢昱第一次尝试时,意识彻底混乱。
他想着控制机械臂进行一个简单的点焊,结果自己的双手却不由自主地模仿起了焊接的动作,将组装到一半的部件戳得乱七八糟,而当他强行抑制双手的“模仿冲动”时,对机械臂的控制又变得断断续续,错误百出。
这种意识层面的冲突比之前的并行处理更加深刻,仿佛要将他的灵魂撕裂。
“异步操作的关键,在于建立独立的意识‘沙盒’。”玄女再次点出关键,“为你正在进行的每一项任务,在意识空间中构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工作区’,想象它们之间存在绝对的信息屏障,控制机械臂的意念指令,绝不能泄漏到控制你双手的运动神经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