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首页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大雪满风刀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逍遥四公子 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奋斗在沙俄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6章 开疆拓土

上一页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王景一声令下,明军火炮齐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琉球小船在密集的火力网中左支右绌,有的被炮弹直接炸成碎片,有的燃起熊熊大火,浓烟蔽日。海面上漂浮着破碎的船板和士兵的尸体,鲜血将海水染成猩红。这场实力悬殊的海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昼夜,当最后一艘敌船沉入海底时,琉球国王站在城头,望着明军如林的战舰,手中的佩剑哐当落地。

捷报传至京城,朱高炽正在御花园赏荷。当读完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这位平日沉稳的帝王激动得将手中的青瓷茶盏抛向空中,盏碎声惊飞了满池鸳鸯。

"快!即刻拟旨!"他快步走向书房,龙袍的下摆扫过盛开的牡丹,留下一路馥郁芬芳。

宣旨的队伍浩浩荡荡抵达琉球时,岛上已换上大明的旌旗。琉球国王身着大明赐下的绯袍,率领群臣跪接圣旨,涕泪横流。

从此他改姓为尚,受封归义侯,琉球设府,开始奉行大明律例。为了稳固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朱高炽大笔一挥,从浙江、福建迁来两千户百姓。朝廷不仅为迁民提供路费、耕牛和种子,还在那霸港立下三丈高的"大明疆界"碑,碑阴镌刻着详尽的《迁民条例》,字字句句都彰显着朝廷的关怀。

新落成的琉球府衙门里,归义侯亲自担任知府,衙门中半数官员由本地人担任,他们与来自大明的官吏相互配合,共同治理这片土地。三大水师开始轮流驻军,训练有素的明军将士在街头巡逻,既震慑宵小,又向当地人展示大明军威。

教育的春风也吹遍了琉球群岛。新建的学堂里,孩子们身着汉服,正襟危坐,跟着先生齐声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的朗朗书声,回荡在碧海蓝天之间。归义侯率先将两个儿子送往北京国子监,临行前谆谆教诲:"此去要潜心学习圣人之道,将大明的学问带回琉球。"很快,琉球贵族纷纷效仿,将子侄送往大明求学。这些年轻人在京城的街巷中穿梭,出入国子监,研习诗词歌赋,学习治国理政之术。他们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知识,更带回了对大明的忠诚与认同。

在大明文化的浸润下,琉球掀起了学汉字、穿汉服、讲汉话的热潮。

市集上,商户们用汉字记账;庙宇中,祭祀仪式开始采用大明礼仪;就连街头巷尾的孩童,也开始用生硬的官话相互交谈。这片曾经孤悬海外的土地,如今真正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大家庭,成为大明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洪熙五年仲春,紫禁城御花园的海棠开得如火如荼,朱高炽却对着案头一摞琉球府奏折凝神良久。泛黄的纸页间,新垦农田的亩数逐月攀升,学堂落成的捷报字迹未干,那霸港商船往来的详细账目更令人振奋。他轻轻摩挲着奏报上"百姓安居乐业"几字,窗外的暖阳斜照在龙袍的金线蟠龙上,映得他眸中光芒愈发明亮——琉球新政的成功,已然证明了移民实边之策的可行。

文华殿内,檀香袅袅。朱高炽与杨士奇、杨荣等肱骨之臣围聚在巨大的南疆沙盘前,青铜铸就的山峦间,交趾(安南)区域被朱砂重重勾勒。

"琉球能成,交趾亦能成。"皇帝指尖划过沙盘上蜿蜒的红河,"朕意已决,从两广迁徙数千户入交趾,需选根基深厚、善于经营之家。"

经过旬月筛选,陈氏、李氏两大宗族脱颖而出——前者世代耕读,族中子弟多通诗书;后者精于商贾,人脉遍布岭南。

金銮殿上,陈氏族长陈宗礼与李氏族长李永昌伏地叩首,听着朱高炽的声音自丹陛之上传来:"去年琉球设府,两千户百姓垦荒万亩,学堂书声琅琅,港口货船如织。"皇帝命太监展开琉球舆图,山海之间,新筑的城池与村落星罗棋布,"朕即将改安南为广南,尔等两族,便是这片土地的柱石。"话音陡然冷峻,"但若是不能融入地方,不能推行王化,休怪朕的三尺白绫!"

陈宗礼额间沁出冷汗,叩首时额头撞得青砖作响:"臣等定当以性命担保,必让广南百姓心向大明!"李永昌亦言辞恳切,誓言字字铿锵。他们深知,这既是光耀门楣的天赐良机,更是关乎宗族存亡的险峻考验——若能将广南治理成乐土,陈氏、李氏必成南疆世家;若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加急密旨抵达安南布政使司。新任布政使赵文远接旨后,即刻改弦易辙。他脱下象征威仪的乌纱,换上粗布短打,亲自走访地方豪族的村寨。在竹楼里,他与首领们席地而坐,共饮米酒,倾听他们对赋税、律法的诉求;在田间地头,他指导百姓使用新式铁犁,分发高产稻种;更在布政使司衙门前,竖起"共治堂"匾额,邀地方耆老参与政务决策。

这些举措如春风化雨,迅速消解了多年积怨。当地最具威望的首领黎利,抚摸着自家田里翻起的黑土,看着粮仓里饱满的稻穗,眼眶渐渐湿润。某日清晨,他身着盛装,率领三十六村寨长老,抬着象征臣服的九重大礼,在布政使司门前长跪不起:"大明仁德,泽被南疆!我等愿永为子民,岁岁纳贡,世世称臣!"

喜讯传回京城,朱高炽当即朱笔一挥,诏令天下:改安南为广南,设立布政使司,驻军屯田以固疆土。为表羁縻之意,他册封当地六大家族首领为伯爵,赐下蟒袍玉带,特许他们参与省务治理。这"广南六伯"的封号,既彰显荣耀,又暗含制衡——六家相互牵制,共为大明守土。

陈氏、李氏两族迁居广南后,立刻投身教化大业。他们在首府建起三进学堂,重金聘请江南大儒授课;在村寨设立义塾,免费教授百姓子弟识字。六伯爵府亦纷纷效仿,将汉家礼仪融入祭祀,把汉字推广至文书账簿。不出数月,广南街头,汉字招牌取代了旧有文字;市集之中,官话逐渐盖过方言;节庆之时,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于街巷,与当地民俗相映成趣。

至此,自太宗皇帝五征安南却屡平屡叛的百年难题,终在洪熙朝落下帷幕。广南省的设立与"六伯共治"之策,不仅让南疆重归安宁,更将华夏文明深深植入这片土地。当载着广南风土人情的奏折再次呈递御前时,朱高炽站在奉天殿的蟠龙柱下,望着舆图上新增的广南版图,嘴角扬起欣慰的笑意——他以仁政为笔,以谋略为墨,在大明的历史长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第一仙 沦陷,叔不可忍,独宠软诱小哭包 剑来 都市大妖医 美漫修仙录 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 从赘婿到女帝宠臣 乡村荒唐往事 快穿:炮灰男配不走剧情 重生60带空间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吞噬九重天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 龙王出狱,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 影视编辑器 诡秘之主 逆流1982 逢晴日 从娱乐圈入手,开局拿下幂幂 镇龙棺,阎王命 
经典收藏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逍遥四公子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赘婿 我的公公叫康熙 唐人的餐桌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红楼之挽天倾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贞观小闲王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北宋穿越指南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大唐:请陛下称太子! 红楼大官人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岂独无故 巨宋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唐躺平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