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正月下旬末,京郊时疫愈演愈烈,直隶多地流民四起,人心惶惶。
太医院内更是愁云密布,铜鹤香炉里的檀香燃得有气无力,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药苦与焦灼。
此刻,吴谦院判已奉圣旨,带着六位医术精湛的御医赶赴良乡核心疫区,日夜施治;
章弥院判则留守京师,统管太医院诸事,牵头研制抗疫药方。
原本太医院带品级的御医、吏目共计二十余人,经此番抽调,京中能独当一面的好手仅余十一位,个个都是从各省举荐入宫、医术卓绝的翘楚。
“诸位同仁,皇上三日内连下两道谕旨,催问药方进展,疫区百姓正遭时疫吞噬,咱们万不可辜负圣恩与苍生!”
章弥身着石青色补服,须发皆白却目光如炬,立于大堂正中,对着一众太医沉声道,“此次时疫虽凶,但我等皆是国之医官,当凭毕生所学,寻出对症之法!”
“章院判所言极是!”一位须发半白的御医躬身应道,“属下已翻阅前朝万历、崇祯年间的疫症药案。”
“取了‘普济消毒饮’的配伍底子,再添了连翘、贯众等清热解毒之药,想来能压制高热之症。”
另一位年轻些的御医也接口道:“属下观染病太监的症状,高热、吐泻并存,当是湿热蕴结之象。”
“已调制了‘藿香正气散’加减方,着重健脾祛湿,此刻已让人煎制好了。”
众人信心满满,皆以为凭自身医术与古籍经验,必能尽快攻克时疫。
按宫中规矩,新药需先在杂役、太监中试行,太医院早已将几位染病的底层太监安置在偏院隔离。
汤药煎好后,医官们亲自送去,看着他们服下,满心期盼能有成效。
可一日过去,服了药的太监们症状毫无缓解,依旧高热不退、上吐下泻,有的甚至已气若游丝。
章弥亲自去偏院诊视,搭脉时指尖冰凉,脸色愈发凝重:“不对,这时疫的凶烈程度,远超出古籍所载,绝非寻常湿热或热毒之症!”
“章院判,属下的方子也失灵了……”先前那位年轻御医声音发颤,“明明脉案与药理都对得上,为何不见半分起色?”
大堂内瞬间陷入死寂,先前的信心满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恐慌。
这些太医皆是一生行医,从未遇过这般“药石罔效”的病症。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赵怀远匆匆走入大堂,他双眼布满血丝,袍角还沾着药渍。
躬身向章弥行礼,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章院判,属下……属下无能。”
章弥见他神色不对,忙问道:“赵御医,你先前不是说已提前筹备防疫药方,且让染病太监试服了吗?成效如何?”
“起初确有成效。”
赵怀远叹了口气,眉宇间满是焦灼,“属下遵先前隐晦提点,早备了清热解毒、避秽化浊的方子。”
“试服当日,那几位太监高热退了些,吐泻也缓了,属下还暗自松了口气,连夜调整了剂量。可谁知……”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次日清晨再去看,他们竟尽数复发,高热比先前更甚,还添了咳血之症,如今已是昏迷不醒,属下实在不敢再随意增减药材了。”
此言一出,大堂内更是人心惶惶。
一位年长的御医喃喃道:“连提前筹备的赵御医都束手无策,这时疫……莫非是天降之灾?”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冲进一位小吏目,神色慌张地跪地禀道:“章院判!不好了!”
“去偏院诊治的李御医、王御医,方才突然高热头晕,呕吐不止,症状竟与染病太监一模一样,怕是……”
“怕是也染上时疫了!”
“什么?!”章弥身子一晃,险些站稳不住,“快!将李御医、王御医隔离起来,另派医官小心诊治,切不可再有人中招!”
“是!”小吏目连忙起身退去。
章弥扶着案几,脸色惨白如纸,对着众人沉声道:“医官染疫,方子无效,这已是生死关头!”
“今日起,所有人轮流值守,凡接触病患,必用苍术熏衣、烈酒洗手,切不可再掉以轻心!”
“同时,即刻整理所有试药脉案,哪怕有一丝异动,都要记录在案,咱们再从头参详!”
“遵院判谕!”众人躬身领命,只是脸上皆无半分底气。
而此时的直隶大地,时疫蔓延之势更烈,从南部数州一路向北扩散,村落里十室九空。
流民扶老携幼涌向京城方向,却被五城兵马司拦在城外,哭喊声、哀求声日夜不绝。
顺天府尹接连上书告急,奏折堆满了养心殿的御案,皇上震怒之余,更是忧心忡忡,连番下旨催促太医院拿出良方。
可京中的医官们,依旧困在这前所未有的时疫迷雾中,束手无策。
赵怀远正对着一堆脉案愁眉不展,案上的药方改了又划,墨迹层层叠叠,却始终找不到破解时疫反复的关键。
连日来不眠不休的钻研,再加上心头的重压,让他眼下青黑一片,连鬓角都添了几缕白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安陵容重生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安陵容重生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安陵容重生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