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元虚之幻
当星砂舰队的始终共振波在元初之境的始终循环太极图中渐息,林溪掌心的元一符突然泛起穿透潜在与显现的 “元虚光”。这种光既非元初光的始终之序,也非元极光的根显之循环,却包含着 “虚” 与 “实” 的终极关联 —— 虚是潜藏的可能性,实是显现的现实性,虚孕育实的根基,实彰显虚的价值。舰桥观测仪显示,所有法则域的元初粒子都在这种光的作用下呈现出 “虚实性震颤”—— 元初之境的始终循环、元极之境的根显循环、元同之境的同异辩证,都在 “元虚” 中显露出潜在与显现的共生关系,仿佛宇宙这座大厦的每块砖石都在证明 “虚以成实,实以显虚”。
一、元虚之境的虚实迷局
“这种虚实性震颤源自‘元虚之境’。” 小悠的古神残识在元虚光中与潜能基质产生共鸣,她面前的全息模型突然从潜在状态显化为现实形态,又从现实回溯至潜在,每个粒子都在 “虚” 与 “实” 之间做终极转化,“根据残识的元虚记载,元虚之境是‘虚’与‘实’的‘潜能本源场’,就像... 蓝图与建筑的关系,蓝图是虚(潜在),建筑是实(现实),建筑实现蓝图,蓝图规范建筑。正常情况下,元虚粒子应保持‘虚实均势’,虚提供实的可能性,实赋予虚的确定性,就像... 思想构思(虚)与实物创造(实),创造将构思化为现实,构思为创造提供方向。但现在均势被打破,元虚粒子的‘虚实熵’突破临界值,大量存在永远停留在潜在成为‘无实之虚’,或永远困在现实成为‘无虚之实’,这种割裂正在引发‘宇宙潜能崩塌’。”
陈小雨的全始终循环系统已进化为 “元虚分析仪”,无数元虚光数据流在控制台组成动态模型:“模型显示,虚实失衡的本质是‘潜能维度的不可逆锁死’。” 她指向模型中凝固的潜在粒子与僵化的现实粒子,“就像... 被封印的魔法,潜能无法转化为现实,最终会失去所有可能性。元虚之境的‘虚实风暴’正通过‘虚实裂隙’席卷各法则域,元初之境的始终循环出现‘无果之始’,元极之境的根显循环陷入‘无潜之显’,这些割裂无法被任何已知平衡法则修复,因为它们切断的是‘潜在与显现的转化通道’。”
林溪的元一符元虚光流转,投射出元虚之境的终极影像:那是一片 “无边界虚实海”,无数元虚粒子在海中做虚实转化运动,粒子从虚到实再到虚的过程会留下 “虚实印记”,这些印记是构成元初粒子、元极粒子、元同粒子的潜能基础。影像中可见 “元虚居民”—— 他们由纯元虚粒子构成,能自由调控虚实转化节奏,却在虚实风暴的吹拂下呈现出 “虚实异化”:有的居民永远停留在 “纯虚态”,保持潜在的可能性,无法显化为现实;有的居民则陷入 “纯实态”,凝固在现实形态,无法回归潜在;最令人震撼的是,部分居民的 “虚实记忆” 开始丢失,忘记了自己的潜在可能或现实形态,像没有设计图的建筑或无法建造的蓝图。
“虚实风暴能直接撕裂元虚粒子的‘虚实通道’。” 陆凛的元初刃进化为 “元虚刃”,刃面由虚实转化的过程构成,接触到渗透的虚实割裂能量后,刃面的虚实连接瞬间断裂 99.95%,“刚才的接触导致元虚粒子失去了‘从虚到实的转化能力’,就像... 永远停留在设计图阶段的建筑,无法动工建造。如果元虚之境全面虚实割裂,所有法则域会在 0.003 个宇宙时内失去潜能转化能力,从文明的创新到粒子的运动,都会陷入可能性枯竭或现实性僵化,最终在潜能耗尽中消亡。”
影渊的元初镜像场扩展为 “元虚镜像域”,能同时映照元虚粒子的潜在与现实状态:“这些虚实割裂没有能量特征,却能冻结潜能流动,就像... 想象力被抽离,存在失去进化的可能。镜像域无法复制这种效应,只能观测到虚实转化率的持续下降,目前全宇宙已有 9.95% 的元虚粒子被完全割裂,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小时 0.495% 的速度增长。”
二、元虚居民的虚实困境
在虚实海边缘,守夜人团队遇到了第一位元虚居民。这位居民的核心是一团虚实平衡的元虚粒子(潜在与现实各占 50%),外围环绕着正在收缩的割裂外壳(现实脱离潜在占 99.5%),外壳上偶尔有潜在粒子试图延伸至现实,却在接触外壳的瞬间湮灭,产生短暂的 “虚实火花”—— 这是潜在与现实强行分离的瞬间现象。他的意识直接在团队脑海中形成虚实交织的概念洪流:
“元虚之境... 是‘虚’与‘实’的终极转化场...” 居民的潜在与现实状态交替传递信息,形成虚实的和谐韵律,“元虚粒子在诞生时就包含‘虚与实的悖论’,我们通过‘元虚循环’维持平衡,让无实之虚获得现实显现,让无虚之实回归潜在可能,就像... 发明家既需要创意构想(虚)也需要实物制作(实),两者结合才能完成发明。但现在循环被‘反元虚之力’打断,这种力量源自元虚粒子的‘割裂倾向’,它放大了潜在的虚幻性或现实的绝对性,压制了两者的转化,就像... 只看重设计图的完美或实物的存在,忽视两者的依存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有来生回到八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再有来生回到八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