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魏冉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递给老妇人,“这是泾水渠道的图纸,从仲山到洛水,能灌溉咱们云阳的所有农田。我已经奏请大王,征调民夫期间,官府每天管三顿饭,还会给每家发放半石粮食。工程结束后,灌溉到的农田,五年不缴粮税。”
老妇人接过图纸,虽然看不懂上面的线条,却从魏冉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她擦了擦眼泪:“你说的是真的?”
“若有半句虚言,我魏冉愿受腰斩之刑。”魏冉郑重地说。
消息传开后,百姓们纷纷报名参加修渠。魏冉亲自坐镇工地,每天和民夫们一起吃粗粮,一起搬石头。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民夫生病,有医官诊治;民夫受伤,官府负责赔偿;谁敢克扣民夫的粮食,立斩不赦。
郑国看着日夜操劳的魏冉,心中满是敬佩:“穰侯,您身为列侯,却和民夫同吃同住,真是少见。”
魏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我也是农家出身,知道百姓的苦。这渠道不是为了我,是为了秦国的百姓,为了秦国的未来。”
工程进行到第二年,遇到了难题——仲山的岩石坚硬,民夫们用锤子砸、用火烧,进度依旧缓慢。魏冉得知后,立刻从咸阳调来铁匠,打造了一批锋利的凿子和撬棍,又请来山中的石匠,教民夫们开凿岩石的技巧。
终于,在第三年的春天,泾水渠道全线贯通。当泾水顺着渠道流入农田时,百姓们欢呼雀跃,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对着渠道叩拜。魏冉站在堤坝上,看着绿油油的庄稼,眼中满是欣慰。
那天晚上,咸阳宫举行了庆功宴。宣太后举起酒樽,对魏冉说:“穰侯,你为秦国立下了不世之功,这杯酒,我敬你。”
魏冉接过酒樽,一饮而尽:“这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是太后的支持,是大王的信任,更是百姓们的努力。”
嬴稷也举起酒樽:“穰侯,如今秦国粮仓充实,府库充盈,军队强盛,都是你的功劳。将来秦国统一六国,你必是首功之臣。”
魏冉看着嬴稷,眼中满是期许:“大王,臣只愿秦国越来越强,百姓能安居乐业。至于功劳,臣不在乎。”
四、军营点将:为强秦选拔栋梁
解决了粮食和财政问题,魏冉将目光投向了军事。他知道,秦国要想东进,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更要有能征善战的将领。
这天,魏冉来到渭水畔的军营。此时正是清晨,士兵们正在进行训练——有的在练习射箭,有的在练习骑马,有的在练习阵法。魏冉走到一个射箭的士兵身边,见他箭箭都射中靶心,不禁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转过身,躬身行礼:“末将白起,见过穰侯。”
魏冉仔细打量着白起——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身上的铠甲虽然陈旧,却擦拭得干干净净。魏冉记得,白起是郿邑人,出身平民,靠着军功一步步升到左庶长,在之前的攻韩之战中,曾率军斩杀韩军三千人。
“我听说你在攻韩之战中,用五百士兵击溃了韩军的两千人,可有此事?”魏冉问。
白起点头:“回穰侯,末将只是利用了地形,将韩军引入山谷,再用火攻,才取得了胜利。”
“好一个利用地形!”魏冉赞道,“我再问你,若如今要攻打魏国的蒲阪,你会如何部署?”
白起沉思片刻,说道:“蒲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军工事坚固,若强行攻城,必然伤亡惨重。末将认为,可先派一支奇兵,截断蒲阪的粮草补给,再派主力部队在城外扎营,围而不攻。不出一月,魏军必因缺粮而投降。”
魏冉闻言,心中大喜——白起不仅勇猛,还颇有谋略,是个难得的将才。他拍了拍白起的肩膀:“好!从今日起,你升任左更,统领两万精兵,负责训练新兵。我希望你能将你的战术传授给更多的士兵,让秦军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队。”
白起躬身领命:“末将定不辱使命!”
几天后,魏冉又召见了司马错。司马错是秦国的老将,曾率军攻占蜀地,对山地作战颇有经验。魏冉对他说:“如今蜀地虽已平定,但蛮族时常袭扰边境,我想让你率军驻守蜀地,一方面抵御蛮族,另一方面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司马错躬身道:“臣遵旨。只是蜀地山路崎岖,粮草运输不便,还请穰侯准许臣在蜀地修建粮仓,储存粮食。”
“准奏。”魏冉说,“我已命李冰在蜀地修建水利工程,将来蜀地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支援关中。你在蜀地要多安抚百姓,与蛮族和平相处,若蛮族愿意归附,可给予他们土地和农具,让他们成为秦国的百姓。”
司马错点头:“臣明白。”
在魏冉的提拔和重用下,白起、司马错等将领迅速成长起来。白起训练的新兵,不仅勇猛善战,还熟悉各种战术;司马错驻守蜀地,不仅抵御了蛮族的袭扰,还开垦了数百万亩荒地,蜀地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代风云五千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