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亮,议事棚里的油灯还没熄。我正把最后一行字刻进竹简,指尖有些发僵。窗外温控区的蓝光淡了些,像是夜里耗尽了力气。
顾柏舟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姜汤,放在我手边。碗沿磕在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你还记得昨儿说的后山那片地?”他低声问,“今天要不要先带人去看?”
我没有抬头,吹了吹笔尖残留的墨迹。“等李商人来了,一起定。”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脚步声。不是一个人,是急促交错的两串脚步。接着是布袋落地的声音,有人喘着气站在门口。
李商人撩开帘子走进来,身后跟着个年轻后生,怀里抱着一摞纸。他脸上有汗,衣领湿了一圈,显然是赶了远路。
“第一批报名的十三户都找好了。”他把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拍在桌上,“不止本村的,隔壁三个屯子也有人打听。他们问,什么时候开始第一堂课?”
我放下笔,将新修定的细则递过去。“现在就开始。”
他接过竹简,翻了几页,眉头渐渐皱起。“你这上面写着……设备共享?温控箱、滴灌系统这些贵重东西,轮着用?不怕损坏扯皮?”
“怕。”我说,“但更怕没人敢迈出第一步。我们设个登记册,谁领用、何时归还、有没有损耗,全记下来。坏了照价赔,但维修费由合作社出一半。”
顾柏舟在一旁听着,忽然开口:“后山的地我已经清出来了。三块平地,够建标准棚。要是人多,还能再扩。”
李商人盯着那张名单看了很久,手指在“赵家洼刘氏”几个字上停了停。“你知道刘寡妇家什么情况——男人早亡,两个娃要养,连锄头都是借的。她报这个名,是真想改命。”
“那就让她改。”我把另一份协议推过去,“初级代理准入条例里写了,没有基础工具的,可以申请‘扶持包’——一套简易育苗架,两盏节能补光灯,先用着,赚了钱再分期还。”
他猛地抬头:“你拿自己的积蓄垫?”
“系统能兑换基础农具,能量值够。”我打开终端调出库存,“而且,这不是施舍,是投资。她种得好,产品合格,照样走统销渠道,挣得不会比别人少。”
李商人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下。“你这是把门槛立起来,又给人搭了梯子。”
“没梯子的门槛,只会绊倒人。”我拿起笔,在细则末尾添了一句,“凡入此门者,不分大小,皆享技术支持与公平待遇。”
他看完这句,抬眼看向我。“可销售这块……你真能让所有合格品都卖出去?要是积压了,算谁的?”
这是我等他问的问题。
我合上竹简,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红印契约。“我想和你签个保底协议。凡是通过认证的种植户,产出符合标准的月华莲,你按定价九成兜底收购。卖不完是你承担风险,卖超了利润分成。”
屋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顾柏舟站起身,走到我身边。“这担子太重。”他说,“万一市场突然不要这种花了呢?你俩都扛不住。”
“那就说明我们做错了。”我看向李商人,“可如果你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共担,凭什么要求农户听你的标准?”
他盯着那份契约看了很久,手指在红印处摩挲着。终于,他从怀里掏出印章盒,啪地打开。
“我接。”他说,“但有个条件——每十天公布一次销量数据,透明结算。让所有人知道,这生意是真是假。”
“可以。”我拿出印泥,“明天就贴公告栏。”
他盖下章的那一刻,门外传来喧哗声。十几个人陆续聚到棚外,有男有女,穿着洗旧的粗布衣裳,手里攥着纸笔。刘寡妇站在最前头,头发扎得整整齐齐,怀里搂着个小女孩。
“我们来听课。”她说,声音不大,却很稳。
我起身走到门口,把《实施细则》高高举起。“第一课,不讲怎么种花。”我说,“讲四个字——责任共担。”
人群安静下来。
“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会记进系统。”我继续说,“种得好,记录在案,收益归你;种不好,公开原因,限期整改。三次不合格,取消资格。但只要你在,技术培训不断,设备轮用不停,销路也不会断。”
有人举手:“要是天气突变,棚塌了怎么办?”
“损失由合作社评估补偿。”我说,“但必须提前报备防灾准备。没采取措施的,不补。”
又有人问:“孩子生病没法管棚,算不算违约?”
“不算。”我答得很快,“家里有急事,可申请托管期,最长十五天。期间由技术组代管,费用减半。”
李商人站到我身旁,接过话:“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怕投入了钱物,最后竹篮打水。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说一句——只要云悦这边产得出合格花,我李元德这边绝不压价、不断收。”
底下响起一片低语。
顾柏舟这时从屋里搬出几张长凳,摆成排。“先进来的坐前面。”他说,“后面的人也别挤,今天讲不完,明天接着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