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也不多说,咱就说三点,一是往后缉捕要勤,二是县狱看押要严,三是遇事要公。就说这几条,往后在下当多向县令大人请教,也盼着与各位同僚好好搭伙。”
说罢,转过身退到韦明身后,却瞧见徐政一脸意外,意思是没想到你小子说的还不赖嘛!
韦明又强调了几句,随即徐政宣布各个署衙、户房各司其职。
这意味着今天的点卯结束了。
二堂,韦明让人送来了典史常服,以及任命文书。一般情况下县里需要验看文书,并且和到任之人在相貌、文书等方面进行审查。
这一步倒是省了,只要李逸进行登记就行了。
不过李逸倒是对自己的官服感兴趣,这其实是公服,也就是大家在衙门上班时穿的,还有一种是朝服。朝服更华丽,包括梁冠、赤罗衣和十二章纹,但是朝服一般是在大朝会、颁布诏书等重大典礼才穿。
像是李逸身为荠县典史,虽然是不入流,但他身兼两职,已经是从九品了。这九品朝服,有梁冠、赤罗衣,还有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二色绢,脚穿白袜、黑履。
总之朝服样式感觉像是在跳大神。
朝服之外是公服,公服常在朔望朝见等正式场合穿,像是典史的公服,同样依照九品官员,为盘领右衽袍,材质一般用纱罗或者绢,绣宽三尺,颜色为绿色。
这里要说一下,八品的公服也是绿色,八品、九品的公服无纹样,幞头无垂带。
此外还有祭服、赐服等等,可以说陈汉朝官员朝廷发的衣服样式还是挺多的。
重点要说一下常服,常服属于日常办公的衣服,圆领衫、束带、衣服材质用杂色文绮、绫罗,胸前背后有练鹊的补子。
“行了,你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年俸六十石,还有什么问题?”
韦明笑意盈盈的看着李逸,对于李逸来当这个典史,他是很满意的,是自己的认识人,有能力,这便很好了。
李逸摇摇头,韦明当即道:“行,去将官服换了,然后去典史署衙吧。”
说着朝李逸摆摆手,看样子徐政与韦明还有事要商量。李逸当即告辞,在一名书办的带领下前往典史署衙。
典史署衙,有正堂三间,用于日常办公的,此外还有两间厢房是存放刑名文书,再往后就是典史宅邸了。
正堂门口,典史署衙书吏们站成两排恭候李逸这位上官,一边是署衙文吏,另一边则是李捕头带领的衙役们,文吏前头为首的正是此前那位老严。
李逸没说话,先去换了衣服,不久,一身青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俊朗小郎君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严连忙上前,弯腰拱手,一气呵成。“典史署书吏严萁,见过李典史。”身后的吏员们一起弯腰拱手,齐声见礼。
文官这边结束,李捕头带领的衙役们同样行礼。
待两边行礼结束,李逸这才道:“诸位免礼,在下初来乍到,今后的事物还要多多仰仗诸位。这样,今日散衙之后,我做东,请诸位在宴宾楼吃酒。”
众人又再一次道谢,不过眼下的气氛确实是好了不少。等众人各自去忙碌了,李逸在严萁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办公室,那三间正堂中的一间就是自己的办公室了。
另外一间为吏员们的办公室,还有一间则是日常案件审理之所在,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要到县衙二堂上审理,很多时候一些小案子就在典史署衙处理了。
等李逸坐定,严萁突然深深弯腰,“请捕厅恕罪,在下在点卯之时胡说八道,还请捕厅不要放在心上。”
“严书吏多虑了,快快请起。”李逸亲自过去,将严萁扶起来,看着有些惶恐的严萁,笑道:“严书吏说的对,在下刚到荠县不久,很多事其实要仰仗各位才是,方才我在外面说的确实是肺腑之言。今后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要请严书吏多多指出来。”
见李逸确实不像说谎,而且姿态放的很低,严萁在心里松了口气,“这都是在下应尽之责,多谢捕厅不计较在下失言之错,今后定当谨言慎行。”
严萁不愧是多年的书吏了,可以说是官场的老油条了。这话一出来,既承认了自己之前确实是讲错话了,同时又点出了李逸没计较,意思就是这件事就过去了。最后,则是在领导面前保证今后工作定当好好辅佐李逸这位上官。
李逸点点头,让严书吏出去,将近些年来荠县的案卷资料拿过来。既然当上了荠县的典史,那么就应该为荠县百姓做一些事情。
两刻钟之后,严萁抱着好几摞书册进来,向李逸禀报。因为这些年前任县令张琮基本上不理事,只专注于贪污,而且荠县又长期不设典史官职,因此这些年确实是积累了不少的案子。
见到面前的这几摞书册,李逸头都大了。当即道:“这样,麻烦老严,还有外面的诸位同僚,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案件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就分为三类吧。一类是你们觉得需要立马处理的,一类是要处理,但是时间上充裕的,还有一类则是你们认为可以放到最后处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修行王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