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穹顶的晨雾还未散尽,反重力城市“启明”号主模块的升空仪式已拉开序幕。
这座直径120米、高45米的巨型模块悬浮在测试场上空,底部喷射的金黄等离子流在沙地上映出巨大的“人”字光斑——这是上一章“南天王模块”升空时验证的稳定轨迹,此刻被放大十倍,支撑着相当于三座桑基穹顶重量的主模块。模块表面覆盖着与《大同鼎》同源的量子釉,在α星A的金光下泛着碳基与硅基交融的柔光:饕餮纹勾勒出居住舱的轮廓,飞天飘带纹路组成环形走廊的承重结构,二维码数据流在太阳能板上缓缓流动,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模块顶端的“青铜藻井”——复刻自敦煌第320窟的“飞天藻井”,八名飞天环绕中心莲花,莲花蕊处镶嵌着一枚从《大同鼎》基座引出的量子接口,接口中伸出的能量线如蚕丝般连接着地面的鼎身。
“各系统汇报状态。”诸葛青阳站在控制中心的环形指挥台,《大同鼎》纹身在晨光下亮得发烫,九个光点与“启明”号的藻井飞天形成共振矩阵。他的目光扫过全息屏幕:反重力引擎组(功率:基准值300%)、《大同鼎》能量接口(转化率:89%)、青瓷存储器数据链路(延迟:0.02秒)、生体改造者感应网络(连接率:97%)。昨夜的预演一切正常,但此刻他掌心的青铜小刀(道器之墟出土的汉代环首刀,刻着“明哲保身”)仍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这是他面对关键节点时的习惯,仿佛刀柄的青铜凉意能让思维更清晰。
“桑基穹顶农业系统已切断与主模块的能量共享,全力保障《大同鼎》供能。”王承业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老农业学家的粗布裤脚沾着粟麦秸秆,他刚从九州农业区赶来,那里的青铜稻穗正以0.3Hz的频率闪烁,与《大同鼎》的呼吸同频,“九州根系的能量锚定场稳定,就算主模块能量波动,也能通过根系分流30%过载。”
王磊的螯状爪按在《大同鼎》基座的量子接口上。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直立如针,触须尖端的微型气孔张合急促——他能清晰地“听”到鼎内碳硅复合基因链的振动,像无数根琴弦在同步弹奏,而“启明”号的能量需求,正让这琴弦的音调逐渐升高。“鼎在‘用力’。”他的瞳孔因紧张而收缩成竖缝,螯爪的硅膜反射着基座冰裂纹路的青光,“碳硅基因的振动频率从1.2Hz升到1.5Hz了,李素姐说过,超过1.8Hz就可能不稳定……”
“启动升空程序。”诸葛青阳打断王磊的话,声音沉稳如鼎身青铜,“金敏智,能量输出按阶段递增:10%→30%→50%→100%,每个阶段停留30秒,监测《大同鼎》响应。”
“收到。”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泛着青光,韩国工程师的指尖在控制台上划出一道金色轨迹,“反重力引擎组预热,等离子流密度调整至基准值120%,能量场同步率98%……第一阶段能量注入,开始!”
“启明”号底部的等离子流突然变亮,“人”字光斑在沙地上扩大三倍,模块缓缓离地。10米,50米,100米……当升至200米高度时,模块表面的飞天藻井突然亮起,八名飞天的飘带纹路中流淌着金色能量,与《大同鼎》基座的冰裂纹路形成闭环——这是上一章“能量协同”系统的自动激活,意味着主模块已与鼎建立稳定的能量通道。
“第二阶段能量注入,30%。”金敏智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屏幕上的能量转化率稳定在89%,反重力引擎的振动频率45Hz,完全符合设计值,“模块姿态角0度,悬浮稳定性±0.1米,一切正常!”
诸葛青阳的目光落在《大同鼎》基座上。冰裂纹路的青光均匀流淌,36颗青铜珠(共生感应节点)以0.3Hz的频率闪烁,与桑基穹顶的粟麦呼吸、生体改造者的触须张合、量子计算机“八卦”系统的运算频率完美同步。他想起上一章“共生者”宣言时鼎身的温暖,紧绷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就在此时,“启明”号升至300米高度。
“第三阶段能量注入,50%!”
金敏智的话音未落,控制中心的警报声骤然撕裂空气。
全息屏幕上,“启明”号的姿态角曲线突然断崖式下跌:从0度倾斜至3度,5度,7度!模块右侧的等离子流密度瞬间降至基准值60%,左侧却飙升至150%,金黄的等离子流变成刺眼的橙红色,沙地上的“人”字光斑扭曲成歪斜的“S”形。
“姿态失控!右侧引擎功率暴跌!”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红光爆闪,手指在控制台上疯狂操作,“紧急启动备用引擎……无响应!能量接口被强制锁死,无法切换!”
更可怕的是《大同鼎》基座的异常。
原本流淌青光的冰裂纹路突然迸发出刺目的红光,裂纹中渗出的不再是温润的天青釉,而是带着焦糊味的黑色粘液;36颗青铜珠的闪烁频率从0.3Hz紊乱至2.1Hz,珠内的《齐民要术》篆字扭曲成乱码;量子接口的能量转化率数字如瀑布般下跌:89%→72%→51%→4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未来诸葛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我,未来诸葛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未来诸葛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