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点点头:“赵老师说电视台要来拍,我想让他们拍拍这台‘多用机’,说不定能有人愿意投资量产。”
“可王主任不让……”
“没事,先做出来再说。”叶辰低头继续拧螺丝,“机器是给人用的,不是给领导看的。”
交流会前一天,叶辰带着改好的样机再去李家庄。王大爷的儿子试着用它运了两袋肥料,在坡地稳稳当当,回来时还捎了半箱刚摘的山杏,货箱里垫着的布都没脏。
“小叶,你这机器要是量产了,俺们包荒山的心思就定了!”王大爷笑得满脸褶子,非要塞给叶辰一篮子山杏。
叶辰推辞不过,提着篮子往回走,半路碰见个穿西装的男人,正举着相机拍他的样机。
“你这机器挺实用啊。”男人笑着递过来一张名片,“我是县农机合作社的,想订十台,多少钱一台?”
叶辰愣住了,手里的山杏差点掉在地上。
“十台?”
“对,我们合作社有不少坡地,正缺这玩意儿。”男人拍了拍样机,“你报个价,合适的话咱签合同。”
叶辰的心跳得飞快,他从没跟人签过合同,更不知道该报价多少。他挠了挠头,实话实说:“这还是样机,没量产呢。要不……您留个电话,我回厂里问问?”
男人笑着答应了,临走时说:“小伙子,你这机器接地气,准能成。”
回到厂里,叶辰把这事告诉王主任,对方还是不松口:“没经过审批就接订单?你想让张科长又说你目无规矩?”
“可老乡们等着用啊。”叶辰急了,“那合作社的人说,要是这机器能成,他们能多包两百亩荒山,解决十几个劳力的活儿!”
“那也不行!”王主任态度坚决,“厂里有厂里的规矩,你别瞎搅和!”
叶辰站在原地,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他摸出王大爷塞给他的山杏,金灿灿的,还带着温度。他突然想起赵研究员说的“宣传农机技术”,转身往办公室跑——他要再提一个请求。
办公室的灯都亮着,张科长正在跟几个人说话,看见叶辰进来,脸色沉了沉:“又闯什么祸了?”
叶辰没理他,径直走到赵研究员身边,他今天正好来厂里看准备情况。“赵老师,我有个请求。”
“你说。”
“交流会能不能加个‘田间实操’环节?我想带样机去李家庄,让老乡们现场用,电视台也拍拍他们的反应。”叶辰的声音有点抖,却很坚定,“机器好不好,得让用的人说了算。”
张科长嗤笑一声:“叶辰,你别得寸进尺!交流会是让你去讲技术的,不是让你去乡下作秀的!”
“这不是作秀。”叶辰看向在场的所有人,“我们造农机,不就是为了让老乡们省力、多收成吗?他们的笑脸,比任何PPT都有说服力。”
赵研究员沉思片刻,突然拍了拍手:“我觉得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定了,我来协调电视台和会场时间。”他看向叶辰,眼里带着赞许,“小叶,你这点子,比坐在台上念稿子强多了。”
张科长还想说什么,被赵研究员拦住了:“老张,咱们搞农机的,得接地气。叶辰这股子实在劲,值得学。”
叶辰松了口气,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他掏出手机,给合作社的人回了个电话:“您好,机器能订,交流会后我们就量产!”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晚霞正红得像火,把天边的云都烧透了。他仿佛能看见李家庄的坡地上,老乡们用着他造的机器,运肥料、摘果子,笑声漫过田埂,比任何掌声都动听。
小郑跑进来,手里拿着件叠好的新工装:“师傅,王主任让我给你的,说……说交流会穿新衣服精神。”
叶辰接过工装,布料挺括,还带着阳光的味道。他知道,王主任嘴上不饶人,心里还是认了他的理。
“走,再去调试下机器。”叶辰拍了拍小郑的肩膀,“咱得让老乡们用着顺顺当当,不能出半点岔子。”
车间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焊花飞溅,像夜空中绽开的烟花。叶辰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墙上,和机器的轮廓叠在一起,像一幅踏实又有劲儿的画。他知道,这个请求不只是为了一台机器,更是为了那些蹲在田埂上盼着好收成的人——他们的期待,才是所有技术革新最该抵达的地方。
喜欢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