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见周泰中箭,马上挂上长弓,摘了长枪,径直向周泰杀来。
周泰已无力再战,忙调转马头,准备逃跑,谁知太史慈马快,对准周泰咽喉就是一枪。危急时刻,周泰的护卫赶至,拦住了太史慈的铁枪。
太史慈大怒,一连击杀了数名周泰的护卫,周泰却趁机退入中军。
正在这时,又听得一声鼓响,孙权军大寨左右两边,各有一支大军杀出,为首的大将,左边是朱恒,右边是全琮。前方的中军大帐,周泰也准备挥军压上。
太史慈军身陷三面包围,正当众人以为太史慈大军会迅速溃退,谁知太史慈率军杀向中军大帐时,突然间拐了一个弯,全军向左转向,径直杀向朱恒的伏兵。
朱恒吓了一跳,不明白太史慈为何会转而全力攻击自己?难道说太史慈以为自己的武艺稀疏平常,手上士卒战力平平?
其实,朱恒在孙权军中,武功不说拔尖,中上水平还是有的,手下士卒更是经过了精心的训练,调教,算得上是一支精锐之师。
真正的三国历史上,朱恒能位列东吴二十四虎将,自身还是有一定的能力。
现如今受到太史慈的轻视,朱恒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中也颇有几分怒气。
当即,率领手下士卒,迎着太史慈大军杀来。
兵对兵,将对将。太史慈急欲杀出重围,当然不可能手下留情。朱恒被太史慈轻视,也急于给太史慈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两支大军,轰隆隆的象两辆急速奔驰的火车,迎头撞在一起。
新汉军乃天下强兵,甫一交战,便把朱恒军杀退数十米,朱恒也在太史慈玄铁枪的攻击下,险象环生。
但朱恒也是一员猛将,又见周泰,全琮正率军包抄而来。当下,猛咬一下舌尖,保持头脑清醒,同时,咬紧牙关,硬扛下太史慈急风暴雨般的攻击。
手下士卒,也有样学样,虽然几乎是被一面倒的屠杀,但前面刚倒下一个,后面的士卒立刻补上,硬生生地拦住了太史慈大军的去路。
眼见另两支两军渐渐的合围而来,太史慈心中正暗自着急,又听一阵锣响,身着新汉军特有的红色铠甲的大军正从左右两边,飞快的杀来。
尤其是左边一支大军,速度尤其迅捷,为首一员大将,虎背熊腰,手持玄铁长枪,声若洪钟,不是陆空是谁?
“太史将军休慌,陆空来也!”人未到,声先至。
正在苦苦支撑的朱恒军终于开始出现了混乱的迹象。朱恒知道,这是大面积溃散的征兆,如不及时处理,大军危也!
于是硬挺着被太史慈一枪刺中大腿,自己却一口气攻出了三枪。太史慈未料朱恒对自己也这般狠,手忙脚乱地躲开了朱恒的攻击,朱恒早已调转马头,脱身而去。
朱恒军被前后夹击,苦不堪言。朱恒拍马赶到后,立即令人从左转向,尽量向周泰军靠拢。
周泰虽然受了箭伤,但皮糙肉厚的他,不以为意。正在指挥手下大军,杀向太史慈大军。
太史慈大军,经过连番苦战,见周泰不管不顾,径直杀向已军,忙在杀穿朱恒军后,赶紧布署好阵型。
朱恒军虽被杀穿,但朱恒早有命令送达各位将领,令大家竭尽全力,向周泰军靠拢。
由于太史慈军没有追杀,倒让朱恒从容地收拢了不少溃兵。周泰见太史慈大军没有追杀,也见好就收,帮着朱恒收拢溃兵,缓缓退往中军大帐。
另一边,全琮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由于前面一直紧盯着太史慈的大军,谁知陆宣突然间从背后面杀出,全无防备的全琮大军被杀得节节败退,整支军队,仅仅坚持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溃败了。
朱恒,周泰一见,略作商量,便由周泰率一军去救,朱恒守住中后军大帐。分兵完毕,周泰急急忙忙去救全琮了。
周泰引军上前,正好拦住陆宣军厮杀。
两军杀声震天,残肢断臂漫天飞舞。谁也不肯后撤半步。全琮趁机收扰溃兵,退往中军大帐。
两军厮杀正酣,孙权军大寨的后方,传来一声锣响,张勋,扬宏领军杀入,很快击破守军,占领了粮草辎重及攻城器械的后营。
二人占领后营后,也不派军追杀敌军。而是谨记陆逊的吩咐,立即组织拒鹿,护拦,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
朱恒正在惊疑间,一股人马从后军狼狈逃出来,直奔中军大营,朱恒一见,原来是孙权正率领一群文官,从后营逃出,来到了中军大帐。朱恒忙上前把孙权迎入中军大帐。
陆空,太史慈一见孙权逃入中军大帐,心思立刻活泛起来。正在这时,一名小校快马加鞭,赶至二人身前,传来陆逊命令:如孙权逃入中军大寨,应当机立断,引军击之。
二人闻讯大喜,各领一军,分两路杀向中军大帐。
正在中军大帐指挥布防的朱恒,心中大吃一惊,暗道主公危矣!
眼下也无他法,只好和全琮分兵迎战。但朱桓军,与全琮军刚败过一阵,士气低落,眼见不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围炉三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围炉三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