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这意思,弘治帝的突然病重,首当其冲就要了保国公乃是保国公府的命。若没有此事,保国公说不得只是闭门自省,一二年后报个病没,不过保国公府却可以保存。只是那时太子会不会将初七遇刺的事与保国公联系上,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弘治帝还是手下留情了,否则,保国公朱晖的妹婿平江伯陈熊,外孙永康侯徐溥也该列名其中的。
郑直一边腹诽三个老贼如今就不提《问刑条例》可以用钱赎罪了,一边放下题本去拿旁边刑部的题本。
刑科都给事中于瑁走了进来,行礼后道“郑中堂,下官可否开始复核?”
“大司谏难道不晓得各司其职?”郑直头都不抬,斥责一句“规矩都不懂,如何匡扶社稷?”
这是赤裸裸的指桑骂槐,奈何众人早就熟悉了小阁老的三板斧,也没人在意。于瑁立刻拿起题本开始审核,不多时将题本放到桌案上,迅速拿过刑科抄发印盖了上去。
一旁的司礼监监丞兼文书房佥书叚循上前一步,接过题本,转身走了。其余题本都好说,唯独这份题本大意不得,是皇爷亲自督促速办的。
郑直也不理会,看了眼手里关于孔磬年的题本,锦衣卫详谳后呈报,案情与招由无误。他又瞅了眼都察院定罪,是绞监侯。提笔画押,将题本放到一边。看来刘健已经在为收拾他准备了!时隔一个多月,这件交给锦衣卫的案子,这么快就查清了,还好巧不巧此时冒了出来。
于瑁依旧伸手将那份题本拿了过去,审核之后,盖上抄发印,只是却放到了一旁。慢慢的刑科的题本被迅速的签批完,郑直又拿起兵部的卫所刑名题本予以签批。
于瑁抱起题本准备离开,不防脚下被啥绊到,向一旁栽去。眼瞅着就要出丑,却被郑直伸手扶住。
“多谢中堂。”于瑁尴尬道谢,郑直却理都不理,继续签批。于瑁自感无趣,迅速将掉在地上的题本捡起,退了出去。兵科都给事中钟渤走了进来,行礼之后如法炮制。
待签批完兵部题本后,郑直把毛笔放下,向众人拱手之后,起身就走。
“郑阁老这是啥意思?”早有防备的刘健烦了“这些都需要郑阁老的签批画押。”
“刘首揆难道没有听过‘各司其职’这四个字?俺只负责刑部、五军都督府、上二十二卫、大理寺、都察院、两京十三提刑按察司刑名事,其他的一概不管。”郑直冷冷的回了一句,然后看向兵科都给事中钟渤和值房外的其他六科都给事中“诸公笔下都是军国机务,莫要听人大言不惭。岂不闻‘屠门大嚼’?清朝国号是‘大明’,这天下终究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坐。”一甩衣袖,抬脚就走。
郑直确实下定决心想要向刘健等人输诚,奈何目下人家还是不拿他当回事。那么他只有‘先兵后礼’自抬身价,才能在之后八个月熬下来。倘若一个时辰之前,郑直确实没有这个本钱,可如今不同,因为那份题本已经送出去了。
值房内外众人默不吭声,不知为何钟渤审核的速度一下子慢了很多,哪怕他手里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份题本。
待郑直回到后排值房,就瞅见了与郑墨叙话的程敬、孙环、张文宪,哭笑不得“今日无事,诸位记得早些回去。”
“中堂不值守了?”众人之中,程敬身份最为合适,起身询问。
“俺要去乾清门。”郑直也不隐瞒“估摸着这几日就在那里了。”
失了先手的他决定亡羊补牢赶紧弥补,咋也要在太子面前露露脸。况且,刚刚他已经硬了一次了,该软了。与其等着刘健三人找过来,倒不如自个主动凑过去,毕竟和气生财。
“阁老跟前不可缺人。”郑墨赶忙自告奋勇“小的不才,可是端茶倒水总是可以的。”
“郑书办所言极是。”程敬立刻赞同“非常之时,中堂跟前必须有人伺候。这里不如就由下官与张中书、孙书办留守。”
“好吧。”郑直看孙环和张文宪同样赞同,也不再坚持。
“依下官拙见。”张文宪看郑直不再开口,这才道“这值房夜里也该有人值守,不如由程翰林、孙书办与下官轮流替换。”
程敬看孙环没有开口,赞同道“本该如此。”
此为皇城,原本就是军机重地,如今又是非常之时,定然更加戒备森严。目下乃牵一发动全身,白日还好,夜里却不可不防。突然,他想到了郑直的乡党锦衣卫大汉将军号头张荣。
“就这样吧。”郑直接受了建议,他没有把准备转投刘健等人的打算讲出来的想法。
很简单,太过丢人。有些事做的说不得,郑直试问倘若他的恩主是个朝秦暮楚之人,他该如何自处。此刻郑直又不由感到头疼起来,他想简单了,看来还得想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给程敬等人。文人的调调真的让他难受,却又不能舍弃。没法子,朱千户这群人可以保护郑直的人身安全,可是要想保住权势,他必须依靠的是程敬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