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准备离开执行计划之时,暗卫突然传来急报…
“报…陛下,大事不好,蒙古扣关,林丹汗已率军渡过黄河,进入陕甘境内,三边告急。如今洪承畴的求援信已经在来京师的路上了…”
“报…西南急报,滇南阿迷州土司之妻万氏联合安南土司沙定洲,聚众叛乱,沙普合流之后,正在大举为祸滇南。
云贵总督朱燮元已上书请求出兵戡乱,其军报不日将送抵内阁…”
“报…陛下,清军于十月再度入寇辽东,袁崇焕正死守宁锦一线,与清军对峙。”
“报…流寇高迎祥率部突破朱纯臣部封锁,正在向山西边界靠近…”
朱由检:…我曰…
朱由检闻言一蹦三尺高,这个时候来事,要坏菜…
宋献策赶忙出言安抚:
“事发突然,陛下,还请稍安勿躁。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探知更多的情报,才好做出应对…”
朱由检闻言强自冷静下来,吩咐道:
“传密旨给朱燮元,让他即刻出兵滇南平乱。对了,让黔国公府也出兵配合朱燮元,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叛乱压下去…”
忽而,朱由检又想到朱燮元年事已高,于是再度开口:
“对了,去的时候,带上十万两银票交给朱燮元,另外传诏沐天波(15岁)入京,让他去武院学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朕还要指望他镇守西南呢!”
宋献策点头赞同:
“陛下英明,您继位之时,曾因黔国公沐天波年幼,免其入京觐见,这回诏其入京合情合理。
而且黔国公世镇云南,颇受当地土司拥护,将来由小国公历练出来,镇守云贵之地当属最合适之人选…”
朱由检点点头,随即又担忧起来:
“滇南之地,山高路远,尚可徐徐图之,等朕腾出手来,必将整个安南踏平,纳入我大明版图!
现在朕担忧的是陕甘一带的流寇和蒙古人,山西边市刚刚扩大不久,又遭逢大清洗,动荡方歇,此时蒙古来犯,再加上这个流寇高迎祥,万一突破洪承畴的防线,山西危矣…”
宋献策再度进言:
“陛下,可调满桂之蓟州军入晋。蓟州军有两万之众,满桂又是熟悉边市的悍将,配合老将张晓,防备山西,应当无虞。”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流寇,如今蒙古人和流寇都在陕西,洪承畴的两万延绥军怕是抵挡不住…”
其实对付蒙古,宋献策更加中意李信的虎贲军,可惜如今李信重伤未愈,虎贲军暂不可用…
官抚极道:
“陛下,光是防备还远远不够,如今陕西地带荒无人烟,若是蒙古人不满足于在陕西掠夺,进而由陕西进攻山西,或南下川蜀,势必造成更大的破坏。应当主动出击!”
朱由检点点头:
“目前情报太少,具体如何做,还需看三边传回的详细情报再进一步定策。传讯洪承畴,尽量拖住流寇和蒙古人,坚守待援。
命赵率教接手蓟镇防务,满桂即刻领所部蓟州军入山西,随时准备进军陕西。
传讯张晓,命其全力防备山西,随时关注流寇高迎祥部和蒙古人的动向。无论如何,不能让流寇侵入山西境内!
通知身在山西的李若琏,不必急着回京,尽全力探听蒙古人的情报。”
命令马上八百里加急送出,王伴伴,摆驾养心殿,诏施鳯来觐见。”
朱由检也是郁闷,这次蒙古鞑子入侵和西南叛乱还有流寇高迎祥的动作,无疑是打乱了朱由检的部署,给东林党来了一个神助攻,现在他不得不快速恢复中枢机构职能予以应对…
王承恩拿出小本本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说道:
“是。皇爷…”
…
崇祯五年十一月,边关急报。朱由检以为事情已经够多了,但等到各处的急报到来之后才发现,他之前蹦的还不够高…
林丹汗率蒙古骑兵于十月由黄河上游突入陕甘地区,进逼西宁卫。临洮副总兵王承恩率部急援西宁,多次击退蒙古军进攻。(大明有两个王承恩,一文一武,一太监一猛将。)
与此同时,闯王高迎祥尽起流寇十万,越过延安府,向山西边界靠近,大有流入山西作战的架势。身在延安府的朱纯臣,在延安府边界与农民军略做交锋,便龟孙了回去,继续种树去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则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手里只有二万延绥军,既要防备农民军,又要对抗蒙古人入侵,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奈只能向朝廷请援…
滇南土司阿迷州土司普名声于崇祯四年反叛,被朱燮元给镇压,崇祯五年,普名声死去,其妻子万氏野心甚大,趁着朱燮元回军休整之际,联合安南土司沙定洲,再度聚众反叛,云南地区相当一部分土司响应,加入了反叛行列,一时间,云贵大乱。
随后时间不长,东南沿海也传来急报。大海盗刘香眼红郑芝龙占据台湾,联合荷兰人以及部分日本浪人,聚三万之众,大小船只千余艘,进攻郑芝龙据守的台湾。一时间,台湾告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史上最贪崇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史上最贪崇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