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乱?你在朝里,才能掣肘严雍。
林堃远目光微闪,与和帝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后执笏躬身道:“陛下明鉴,臣以为此刻江南要的不是虎狼之师,而是能让百姓开仓放粮的旧时父母官。”
“大将军说得在理。”和帝道,“将军心中可有人选?”
林堃远在笏板上叩了三下:“原碧州刺史长孙冶,曾在江南治水数年,民间至今仍传唱一首‘长孙稻’的童谣。”
“长孙大人早在京师颐养天年——”和帝摩挲着龙椅上的扶手:“也罢。即刻起,命长孙冶为江南安抚使,督办赈灾以及钱粮调运之事。”说毕,他突然转向东方顷寒:“东方卿——”
“臣在。”
“自进京来,你一直陪在朕身边,着实有些气闷了。”和帝故作随意道,“现着卿为大瀛度支使,彻查天下仓廪。记住,朕要看见真实的粮食,若遇硕鼠……”他目光掠过严佑僵硬的嘴角,命人抬出一柄尚方宝剑,“朕许你剥皮实草,悬于仓门。”
“臣定不辱使命。”
“严雍竟敢威胁朕!”回到紫兴殿,和帝将手中的青玉珠重重地摔在御案上。
林堃远却慢悠悠地往紫兴殿里的松鹤铜炉里点了一盘青麒髓:“陛下可曾后悔废了严婧璇?”
“拿凤印换苟安,乃是饮鸩止渴,只会给他们更充裕的准备时间。”和帝指着林堃远呈递的地图,“他严氏将粮藏在运河两岸,分明是要伺机而动!”
林堃远把散在地上的青玉珠子捡起,安抚道:“中原兵力不熟水战。陛下当日请长孙大人秘密训练水师,不正是为了防他?”
“他是在试探朕的底线!”
“陛下让顷寒查仓廪,不就是在回应他的试探了?”林堃远着人给和帝上了碗茶降降火,“陛下,国库如今不丰,顷寒这些年暗地里查了不少盐铁茶马,已拟了法子,且等他把这最后一步做完。至于严雍——”他冷笑道,“他这出自唱自演的戏,我们不妨让他唱完?”
和帝本是打开了碗盖,却又心事重重:“东海精兵八万,若联合其他藩镇,确有威胁长洛之力。”
“严雍老谋深算,准备了这么多年,一定会等一个成熟的时机。”林堃远抚摸着香炉上的鹤眼,“臣命人盯着严佑,只要他不离开长洛,严雍不会贸然起兵。”
唉,和帝沉重地呼了一口气,还是放下越窰茶碗:“堃远兄,不瞒你说,顷寒兄这次查粮,朕担心得很呐。”
“危险是肯定的。”林堃远看着烛火下明灭颤动的和帝,忽然笑道,“陛下忘了我们在清缘山遇到野熊的时候,顷寒跑得比箭还快——”
“哈哈哈哈……”和帝终是挤出了几声爽朗的笑声,他声音渐弱,“有时候,朕在想,我们要还是在清缘山里头就好了。”
“别想这些没有用的。”林堃远走到地图旁,“臣现在担心的是渤海——”
喜欢大瀛隠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瀛隠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