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没有理会陆科长的一番惺惺作态,而是转过身来问张景:“张医生,你真的有把握一剂起效,三剂便可治愈?”
张景用力地点了点头,满脸的胸有成竹。
见状,杨主任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响。
突然之间,顿感有些汗颜。
毕竟再怎么说,自己也算得上是一位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而且在鹿县中医界颇有些名气。
然而现如今,胆气居然连一个刚毕业没两年的小中医都远远不如。
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的,因此白白错过了许多次诊治急病的机会。
一念至此,杨主任也决定豁出去了。
于是朗声道:“陆科长,你说得没错。中医开方治病,就得勇于承担后果。张医生毕竟是我请来的年轻专家,我绝对相信他的医术。”
“可是凡事都有个万一,这样吧,如果张医生此次诊治失败,我愿意主动提出申请,从此退出医院专家委员会,这样你看行不行?”
杨主任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来,是因为他早就知道陆科长有些忌惮自己的这个位置。
因为鹿县中医院的专家委员会自建院起,名额就是恒定的,满额为10个人。
基本上来说,所有入选者,主要以年资和声望作为评定标准。
然后在每年一度的全院职工大会上,由全员投票,按票数高低而产生。
能够入选专家委员会成员,首先当然是对本人医术的极大肯定。
而在鹿县中医院,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特权。
那就是对于医院的重要岗位,专家委员会成员拥有一票否决权。
杨主任知道,陆科长在医务科长的位置上已经坐了不少年头,按照以往的惯例,今年年底就可以竞选副院长一职。
至于其他九位专家委员会成员,相信他都有把握投其所好,一一将其攻克。
可杨主任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在他眼里是个“刺头儿”,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因此,自己很可能会成为他升职路上的绊脚石。
陆科长夫妇俩显然就等着杨主任这句话,只不过,也不好意思当面直接表现得太明显。
两人偷偷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由高主任吩咐病人的主治医生:“苏敏娟,你怎么一点儿眼力劲都没有?还愣在那里干嘛?赶紧拿处方请张医生开药去。”
“噢,好的。”
苏敏娟赶紧回应了一声。
其实她的心里却在暗暗嘟囔:明明是你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挠,连患者家属都同意开方用药了,你还借机把杨主任拉下水!
不过,对于高主任夫妻两个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她自然是敢怒而不敢言。
很快,苏敏娟就一路小跑,从医生办公室取来了一本崭新的处方笺。
其实,按照以往会诊常规,会诊医生只需在会诊记录单上书写会诊建议。
然后由主管医生视情开具临时医嘱或长期医嘱即可。
不过,苏敏娟听到高主任这话,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是不想让科室承担任何责任,虽然名为会诊,但是这番操作,等同于患者自行同意外院的医生开的中医处方。
如果服用后万一出现了什么不良的后果,也怪不到自己科室的头上。
杨主任自然也清楚高主任心中打的这个小九九。
暗暗摇了摇头后,径直走上前去,对着张景说道:“张医生,你来说,我来书写处方吧。”
张景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杨主任这是要把责任全部都揽过去。
于是说道:“杨主任,还是我先开好,再请您审核吧。”
“嗨!张医生,你有所不知,我们医院药房的老药师眼尖得很,也古板得很,如果字迹对不上,根本不给发药。”
张景略一沉吟,信以为真。
毕竟自己没在三级大医院里待过,于是,只好将笔交到杨主任的手中。
“好吧,杨主任,栀子5克。”
“嗯。”杨主任点了点头,示意张景继续。
“淡豆豉10克。”
“嗯?……嗯。”杨主任先是一愣,沉吟片刻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可是,等了半天,不见下文。
只好出言提醒道:“张医生,请继续。”
“没了。”张景淡淡回答。
“没了?”
“对,我开的就是四分之一量的栀子豉汤。”张景仍是一脸的笃定。
可是,此言一出,杨主任却不淡定了。
他惊得差点儿连手中的笔都掉落到地上。
其余众人,包括患儿妈妈在内,也都是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患儿妈妈率先出声质疑道:“张医生,我家里人之前也看过几回中医,最少都是十几种中药的,你这才两种中药,真的能管用吗?”
已经回过神来的陆科长当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本是学中药出身,虽然毕业后就一直在行政部门工作。
但对于栀子和淡豆豉这两种常用的中药,还是比较熟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