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换做是郭子仪、孔攸一类的老人精,在仔细了解情况之后,自然就能猜到,背后必定有人推波助澜。
但是,周则擅长政务,却不擅于谋虑,所以对这些事情的内因,反应比较迟钝。
另一边,王缙参加完议事会,回到了太子府上。
周逍见王缙回来,问道:“周副使如何说了?”
王缙嗤笑道:“周副使将希望寄托在谈判之上,实在是异想天开。”
周逍:“周副使也算是我的伯亲,不如,我去与他见一面?再说服他支持我?”
王缙摇头道:“在争取支持、树立威望这方面,殿下不宜亲自出面,否则就会落得争权的口舌,同时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停顿片刻,王缙继续说道:“在额古镇设的这场局,每一步都有理由。首先,利用铠甲违令逼反边民,使得他们犯下谋乱的大罪;其次,利用谣言和煽动,促使边民与官府不合;接着,一旦边民和官府对抗,那么商行为了自保,必定会退出安北;最后,只要商行退出安北,殿下就可以利用正使的身份,招揽安北官员,平定动乱,用官营取代私营,借此来交好朝中的势力,增强实力。”
周逍犹豫片刻,问道:“那周副使那里?”
王缙:“在这场局中,边民谋乱,大闹安北,到最后必须有一个人被推出来,为一切来承担罪责。而最佳人选,自然就是周副使……至于殿下,便是那个力挽狂澜,救安北于水火的英雄。”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奴牙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