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关村(化名)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韩风和方婷见到了“千度”的创始人李彦。他比想象中还要年轻,戴着眼镜,衣着朴素,典型的理工男形象,言谈间带着技术人才有的专注和直接,稍显内向。
会议室同样简陋,白板上写满了复杂的算法公式。
“韩总,方总,欢迎。”李彦的欢迎词简单直接,随即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演示他们的搜索产品,“这是我们最新的索引架构,对比测试表明,我们的平均响应速度比竞争对手快0.3秒,覆盖的中文网页数量是最多的……”
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展示着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速度,谈到技术细节时,他眼神发光,语速加快,充满了自信。
“……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让人们最便捷、最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李彦阐述着他的理念,语气真挚。
方婷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关于技术实现、数据抓取、算法优化的问题,李彦都能给出清晰而专业的回答。她欣赏这种对技术的深度理解和执着,这是一个技术驱动型公司领袖必备的素质。
韩风则更多地在观察李彦这个人,以及“千度”与“风华系”现有业务的结合点。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用户在“千度”上搜索商品信息,然后跳转到“阿慧”的平台进行交易;或者“千讯”的用户,通过“千度”搜索感兴趣的话题和资讯。这是一个可以无缝嵌入并极大增强现有生态的拼图。
“李彦先生,您的技术令人印象深刻。”韩风在李彦演示告一段落后开口,“‘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使命。我很好奇,您对‘千度’未来的商业化,有什么初步的设想吗?”
这个问题让李彦的热情稍微冷却了一些,他推了推眼镜,坦诚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们尝试过一些……比如针对企业提供站内搜索技术服务,也想过放广告,但担心影响用户体验。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能够支撑公司大规模发展的模式。我们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把产品做到极致,留住用户。”
这个回答,几乎与当初腾化马面对盈利问题的反应如出一辙。
方婷和韩风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信仰者和产品主义者,拥有顶尖的技术和宏大的愿景,但在商业变现上,需要外力的引导和帮助。
“我理解。”韩风点点头,“极致的产品体验是根基。至于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一起探索。我相信,当你的搜索服务成为数亿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时,商业价值自然会涌现出来。”
李彦听到韩风的理解,眼中闪过一丝遇到知音的欣慰。
这次会面,让韩风和方婷更加确定了投资“千度”的价值。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搜索技术本身,更是其作为未来互联网核心入口的巨大潜力,以及它与“风华系”生态的强大协同效应。
喜欢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