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任靖安州知府的第三日,沈辞坐在府衙的正堂里,面前摆着各州府送来的政务卷宗 。最上面的一卷是关于水利的,青溪县的水车已修建完成,但邻县的几条河道因年久失修,雨季时经常泛滥,百姓们苦不堪言 。他刚要唤文书进来商议,就见赵武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大人,京城传来消息,礼部要派官员来靖安州考察女学和绣品行会,十日后就到 。”
“礼部考察?”沈辞接过纸条,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他想起前几日林按察使说的话,陛下要把靖安州作为范例推广,这次考察,正是展示靖安州成效的好机会 。“赵武,你去通知苏姑娘,让她准备好绣品行会的账目和新式纹样 。再去通知柳先生和林婉,把女学的课业册、女童的绣品都整理出来,到时展示给考察官员看 。”
赵武领命而去,沈辞重新拿起水利卷宗,陷入沉思 。邻县的河道治理需要大量的银钱和工匠,而府衙的库房里,因推广新粮种和女学,已经没有多少存银 。他忽然想起绣品行会,如今绣品行会的生意红火,绣商们赚了不少银子,若是能让他们捐一部分银子用于河道治理,既能解决银钱问题,又能让绣商们为地方政务出一份力 。
次日一早,沈辞就召集绣商们在府衙议事 。高个汉子率先开口:“沈知府,您找我们来,是不是有新的生意要交给我们做 ?”沈辞笑着摇头:“今日找大家来,是想和大家商议河道治理的事 。邻县的几条河道年久失修,雨季时经常泛滥,百姓们的田地被淹,房屋被毁 。我想请大家捐一些银子,用于河道治理 。”
话音刚落,绣商们就议论纷纷 。一个矮胖的绣商皱着眉:“沈知府,我们刚赚了点银子,还要扩大绣坊,实在没多余的银子捐款 。”另一个绣商也附和道:“是啊,河道治理是官府的事,怎么能让我们商人捐款呢 ?”
沈辞并不生气,拿出一份河道治理的图纸:“大家先别急着拒绝 。你们想想,邻县是咱们绣品的原材料产地,那里的蚕丝和棉花质量最好 。若是河道泛滥,原材料供应不上,你们的绣坊就要停工,损失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你们捐款后,府衙会给你们颁发‘善商’牌匾,还会优先让你们参与河道治理后的商铺招标 。”
高个汉子眼前一亮:“沈知府,您说的是真的?捐款后能优先参与商铺招标 ?”“当然 。”沈辞点头,“河道治理后,邻县会新建一条商业街,专门用于售卖绣品和原材料 。你们若是捐款,不仅能拿到‘善商’牌匾,提升绣坊的名声,还能优先挑选商铺位置,这对你们的生意只有好处 。”
绣商们纷纷心动,高个汉子率先表态:“沈知府,我捐五百两!我相信您,跟着您干,我们不会吃亏 。”有了他带头,其他绣商也纷纷捐款,短短一个时辰,就筹集到了三千两银子 。沈辞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嘴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用商人的利益绑定地方政务,既解决了银钱问题,又能让商人主动支持官府的工作 。
解决了河道治理的银钱问题,沈辞立刻派工匠去邻县勘察河道,制定治理方案 。同时,他还让人在各州府张贴告示,招募百姓参与河道治理,每日管饭,还能领到五十文工钱 。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纷纷报名,不到三日,就招募到了两千多个劳工 。
十日后,礼部侍郎王大人如期抵达靖安州 。沈辞带着他先去了“崇文慧贤堂”,女童们正在教室里学习算术,柳先生站在讲台上,用沙盘演示着“河道土方计算法” 。“王大人,我们不仅教女童们基础算术,还教她们实用的计算方法,比如河道土方、粮食产量,都是百姓日常能用得上的知识 。”沈辞笑着介绍 。
王大人拿起一个女童的作业本,见上面画着河道治理的图纸,还写着“土方计算:一亩地需填土十立方”,不禁赞叹:“沈知府,你这女学办得真是别出心裁,把政务和教学结合起来,既教了知识,又为地方培养了人才 。”
随后,他们又去了绣品行会,礼部侍郎王大人的指尖拂过绣架上的“河道治理图”绣品,金线勾勒的堤坝与银线绣制的水流交相辉映,连堤岸旁的垂柳都绣得栩栩如生 。“沈知府,这绣品竟能将政务图纸绣得如此精细,真是难得 。”他转头看向苏清鸢,“苏姑娘,这纹样也是女童们设计的?”
苏清鸢推着轮椅上前,递过一本厚厚的纹样册:“回王大人,这‘河道治理图’是陈丫丫和几个女童一起设计的 。她们跟着工匠去邻县勘察河道时,把看到的堤坝、水车都画了下来,我再帮她们改成绣样 。如今这纹样很受欢迎,京城里的官员都来订购,说是挂在书房既能赏玩,又能参考河道治理的法子 。”
王大人翻看纹样册,见里面不仅有“河道治理图”,还有“新粮种种植图”“水车结构图”,每一幅都标注着设计女童的名字和设计思路 。他不禁赞叹:“沈知府,你这女学不仅教出了会读书的女童,还教出了能为政务出力的人才 。陛下若是知道,定会十分欣慰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赘婿掌心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