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笑着拱手:“王大人过奖了 。这些都是女童们和苏姑娘的功劳 。”他话锋一转,“不过,女学推广到各州府后,也遇到了些难题 。不少县城的乡绅不愿让女童上学,还说女子读书是‘乱了纲常’,甚至有乡绅故意克扣女学的经费 。”
王大人脸色一沉:“竟有此事?陛下已下旨推广女学,这些乡绅竟敢违抗旨意 。沈知府,你有什么打算?”沈辞眼底闪过一丝算计,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王大人,我想借您这次考察的机会,在各州府召开女学推广会,让您亲自为女童们授课,再把那些违抗旨意的乡绅名单递交给您,由您带回京城禀报陛下 。这样一来,既能彰显朝廷对女学的重视,又能震慑那些乡绅 。”
王大人点头应允:“好!就按你说的办 。明日我就去青溪县的慧贤堂授课,让那些乡绅看看,女童们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
次日清晨,青溪县慧贤堂挤满了人 。不仅有想入学的女童和家长,还有各州府的乡绅和官员 。王大人穿着一身绯色官袍,坐在讲台上,教女童们读《女诫》 。讲到“妇德”时,他特意拿起谢道韫批注的版本:“前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谢道韫先生批注说,‘德在心中,才在手中,二者并不相悖’ 。就像咱们靖安州的女童,她们用针线绣出政务图纸,用算术算出河道土方,这就是‘才’,也是‘德’——能用自己的本事为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德 。”
台下的乡绅们面面相觑,尤其是青溪县的几个乡绅,想起之前阻拦女学的事,脸色都有些发白 。王大人目光扫过他们,语气严肃:“陛下已下旨,各州府必须开办女学,若有乡绅违抗旨意,克扣经费,或是阻拦女童上学,一律按律处置 。沈知府,你把那些违抗旨意的乡绅名单给我,我带回京城,让吏部严加查办 。”
沈辞立刻递上名单,上面详细记录着各州府违抗旨意的乡绅姓名、所作所为,甚至还有他们克扣经费的账目 。王大人接过名单,翻看几页后,怒声道:“这些乡绅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克扣女童的读书经费,我定要禀明陛下,严惩不贷 。”
乡绅们吓得纷纷跪地求饶:“王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我们愿意捐银子支持女学,求您别把我们的名字递交给陛下 。”沈辞适时开口:“王大人,念在他们是初犯,不如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让他们捐出双倍的经费,用于女学建设,若是再敢违抗旨意,再严惩不迟 。”
王大人沉吟片刻,点头道:“好!就按沈知府说的办 。你们若是真心悔改,就立刻捐出经费,往后好好支持女学 。”乡绅们如蒙大赦,纷纷点头答应,当场就有十几个乡绅捐出了经费,总共筹集到了两千两银子 。
解决了乡绅的事,王大人又去邻县考察河道治理 。看到劳工们干劲十足,河道堤坝已经修建了一半,他不禁赞叹:“沈知府,你不仅能办好女学,还能治理好河道,真是难得的人才 。”沈辞笑着说:“这都是百姓们和绣商们的功劳 。绣商们捐了三千两银子,百姓们主动参与治理,河道才能进展得这么快 。”
王大人回京后,立刻将靖安州的情况禀报给了陛下 。陛下龙颜大悦,不仅下旨嘉奖了沈辞,还赏赐了一千两银子用于女学和河道治理 。同时,陛下还下旨,将靖安州的女学模式和绣品行会推广到全国,让沈辞负责统筹此事 。
消息传到靖安州,沈辞正在“崇文慧贤堂”查看女童们的课业 。柳先生拿着一张纸条匆匆跑来:“大人,京城传来消息,陛下要召您入京,商议全国女学推广的事 。”沈辞接过纸条,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入京面圣,不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他晋升的好机会 。
三日后,沈辞带着苏清鸢和柳先生、林婉,一同前往京城 。苏清鸢负责向京城里的绣商介绍青溪绣品,柳先生和林婉则负责向京城的女学传授教学经验 。沈辞则入宫面圣,向陛下详细汇报了靖安州的女学和河道治理情况 。
陛下听后,满意地点头:“沈辞,你做得很好 。朕打算让你升任户部侍郎,负责全国的女学推广和地方产业振兴 。你可愿意?”沈辞跪地谢恩:“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
升任户部侍郎后,沈辞并没有立刻前往京城赴任 。他回到靖安州,将女学和绣品行会的事务交接给了柳先生、林婉和苏清鸢 。“柳先生,林姑娘,你们要继续办好‘崇文慧贤堂’,把靖安州的女学模式推广到各州府 。苏姑娘,你要好好经营绣品行会,把青溪绣品卖到全国各地 。”
苏清鸢推着轮椅走到沈辞身边,轻声说:“沈大人,你放心去吧 。我们会把靖安州的女学和绣品行会办好,不让你失望 。”柳先生和林婉也纷纷点头:“大人,您放心,我们定不负您的嘱托 。”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赘婿掌心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