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带着李铁回到青溪县衙时,暮色已浓。赵武早已派人将县衙门口的灯笼点亮,昏黄的光线下,几个捕快正押着王奎和青衣人往地牢走,两人脸上满是狼狈,王奎后背上的伤口还在渗血,每走一步都疼得龇牙咧嘴。
“大人,您可算回来了!”陈六第一个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块干净的布条,“李铁大哥的伤怎么样了?我已经让人去请郎中了。”
沈辞将李铁从马上扶下来,递给陈六:“先带他去偏房休息,让郎中仔细看看他的腿,务必好好医治。”说罢,他转身看向赵武,“寨子里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漏网的匪众?”
“回大人,”赵武上前一步,躬身道,“黑风寨的匪众一共五十三个,除了五个在抵抗时被打死,其余四十八个都被抓了,现在都关在地牢里。另外,我们在寨子里搜出了不少金银珠宝,还有按察使给王奎的密信,都已经收好,放在您的书房里了。”
沈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做得好。你让人把那些密信和从王奎书房里找到的账册整理一下,明天一早送到我这里来。另外,看好王奎和那个青衣人,别让他们自杀,也别让他们互相串供——青衣人是按察使的人,说不定能从他嘴里撬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属下明白!”赵武应道,转身去安排人手。
沈辞则朝着书房走去。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修远拿着一叠公文在门口候着,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大人,好消息!各乡的秋粮已经全部运到县城粮仓了,我让人清点过,一共三万七千石,比去年还多了两千石!另外,张员外还主动捐了五百两银子,说是要给百姓买过冬的棉衣。”
“哦?张员外倒是变得挺快。”沈辞挑了挑眉,推开书房门走了进去。他知道,张员外不是真心想捐银子,而是看到他拿下了黑风寨,怕自己被清算,才故意讨好。不过,这银子既然送上门来,不用白不用。
“你让人把那五百两银子交给户房,”沈辞坐在案前,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让他们尽快采购棉衣,分发给县西贫民区的百姓——天快冷了,别让百姓冻着。”
“属下明白!”李修远应下,又递过来一份公文,“大人,这是州府刚刚送来的加急公文,说是按察使大人要在后天亲自来青溪县,视察秋粮核验情况。”
沈辞接过公文,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按察使来得正好,他正愁没机会把对方引到青溪县来,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送上门来。看来,王奎被抓的消息还没传到州城,按察使还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
“知道了,”沈辞将公文放在案上,语气平淡,“你去回复州府的人,就说青溪县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欢迎按察使大人前来视察。另外,你让人把粮仓好好打扫一下,再准备些好酒好菜,要让按察使大人‘满意’。”
李修远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沈辞是想对按察使动手,连忙点头:“属下明白!一定让按察使大人‘宾至如归’!”
待李修远走后,沈辞从怀里掏出从黑风寨带回来的密信,仔细翻阅起来。信里除了提到抢秋粮的计划,还提到按察使打算在视察青溪县时,趁机除掉他——按察使担心他查到太多线索,想先下手为强。
“想杀我?没那么容易。”沈辞将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信纸渐渐化为灰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走到墙边,打开舆图后的暗格,取出之前从破庙里找到的账册,仔细对比着上面的记录。账册里详细记着按察使多年来的贪腐明细,涉及的官员除了青溪县前任县令和州府的几名通判,还有靖安州的总兵——总兵手握兵权,若是跟按察使勾结,事情就更棘手了。
“看来,必须尽快把巡按御史请回来。”沈辞喃喃自语。巡按御史还有十天才能回到靖安州,若是按察使后天来了青溪县,他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等巡按御史回来后,再一起动手。
第二天一早,沈辞刚洗漱完毕,赵武就拿着整理好的密信和账册走了进来:“大人,这是您要的东西。另外,青衣人招了——他说按察使这次来青溪县,带了五十个心腹护卫,都是从总兵那里借的兵,还带了一份假的秋粮核验文书,想逼着您在上面签字,然后诬陷您贪墨秋粮,把您抓回州城。”
“五十个护卫?还是总兵的人?”沈辞眉头微皱。总兵的兵都是正规军,比按察使府的家丁厉害多了,若是硬拼,恐怕会有伤亡。他必须想个办法,让那些护卫无法动手。
“赵武,你去通知陈六,”沈辞思索片刻,开口道,“让他去县城里的酒楼、茶馆散布消息,就说按察使大人要来青溪县视察秋粮,还会给百姓分发救济粮,让百姓后天一早都去粮仓外等着——人多眼杂,按察使的护卫就算想动手,也不敢在百姓面前乱来。”
赵武眼睛一亮:“大人英明!属下这就去安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赘婿掌心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赘婿掌心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