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雪还没完全消融,药田边的桃树枝头就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红。我蹲在田埂上,看着刚破土的甘草芽,萧承嗣撑着伞站在身后,手里拿着刚装订好的《中西医术合编(增补版)》,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去年从草原带回的沙棘叶。
“你看这新版医书,”他把书递到我面前,指尖划过封面上“中原·草原·西域合璧”的字样,“比初版厚了近一半,不仅加了草原草药图谱,还有阿依古丽标注的西域文字,以后不管是中原学生,还是草原、西域的孩子,都能看懂了。”
我接过书,翻到记载“沙棘果退烧方”的那一页,上面还贴着小艾力画的沙棘果树,旁边写着“草原特有,秋采最佳”的小字,忍不住笑:“这孩子越来越细心了,以后肯定能把医书传得更远。”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马蹄声,是温庭远派来的信使,送来一封京城的信。萧承嗣拆开一看,眼里瞬间亮了:“陛下说要亲自为新版医书作序,还让太医院负责刊印,要把书发到全国各州府的医馆,甚至还要送给周边邻国的使者,让医道传遍天下!”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青柳镇。镇民们都来医馆道贺,张启山还特意送来一块“医道传薪”的木匾,挂在医馆正厅;李叔则杀了自家养的鸡,炖了鸡汤给我们补身子,笑着说:“咱们青柳镇的医书要传去京城,传去外国,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小艾力和阿卜杜、阿依古丽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三个孩子连夜整理医书的配套笔记,把编书时遇到的难点、各地草药的用法差异都记下来,说要等太医院刊印时一起附上,方便各地医者学习。
三月桃花盛开时,太医院的官员亲自来了青柳镇,带来了陛下亲笔作序的新版医书样本。官员捧着医书,对我们说:“陛下特意交代,这医书能顺利完成,全靠你们多年的心血,所以要把你们的名字刻在扉页上,让后世医者都记得你们的贡献。”
我们打开医书样本,扉页上“沈清和 萧承嗣 编着”的字样格外醒目,陛下的序言里写着“医道无界,仁心无疆”,看得人心里又暖又激动。小艾力凑过来,指着医书上的草原草药图谱,骄傲地对官员说:“这是我画的沙棘果,草原的大夫说用它退烧特别管用!”
官员笑着点头:“好孩子,以后还要多学多练,争取编出更多好医书,造福百姓。”
没过多久,西域的买买提和草原的腾格尔也相继赶来,他们带来了各自地区的医书需求——买买提说于阗国想批量采购新版医书,发给西域各部落的医馆;腾格尔则说巴特尔想让草原的孩子们都学这本书,还邀请我们秋天再去草原,教牧民们根据医书诊治常见病。
我们一一应下,还和他们约定,以后每三年就修订一次医书,把各地新发现的草药、新研究的药方都加进去,让医书永远保持鲜活。
夕阳西下时,我们坐在桃树下,手里捧着新版医书,看着满院的学生和盛开的桃花。萧承嗣握住我的手,轻声说:“还记得我们刚到青柳镇时,只是想安安稳稳行医,没想到能走到今天,把医道传到这么远的地方。”
“是啊,”我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医馆分校传来的读书声,“这都是因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朋友,有这么多心怀仁心的人。只要这份初心还在,这药庐的春深,就会永远延续下去。”
晚风拂过桃树,花瓣落在医书上,像给书页镀了层粉。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这本医书摆脱病痛,会有更多医者因为这份信念踏上征程,而我们的故事,会像这年年盛开的桃花一样,永远鲜活,永远温暖,在岁月的长河里,书写着属于医者的不朽传奇。
喜欢药庐春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药庐春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