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的冬风还没褪尽寒意,《考成法》却像淬了冰的利刃,直直刺进大明朝堂的旧肌理里。
翰林院的暖阁里,往日吟诗作对的清流们捏着考核簿子,指节泛白。“量化实绩?”
编修李嵩将簿子摔在案上,青瓷笔洗震得嗡嗡响,“我等十年寒窗,竟要与那些算税银、修河渠的俗吏比‘业绩’?这是辱没斯文!”
隔壁户部衙门口,更有小吏抱着账本哭丧着脸 —— 按新法,他经手的粮库亏空若半月内补不上,不仅乌纱帽保不住,还要抄没家产。
最恨这新法的,还要数城东的勋贵府第。
英国公府的小公子朱宸,正把手中的折扇摔在地上,对着仆从怒骂:“凭什么那姓沈的匠人能面圣?凭什么咱们勋贵子弟要去考算术?这朱允炆,是忘了祖宗规矩!”
恐惧与怨怼像藤蔓,悄悄缠绕起三类人:江南士绅恨盐利被朝廷收回,部院高官怕考核不及格丢官,皇族远支不满 “格物匠人” 压过宗亲。
礼部侍郎钱谦益,这位江南士绅的代言人,暗中递了张帖子,邀户部尚书赵全、宁王旁支朱承佑,在京城外的 “静云轩” 密会。
“诸位,” 钱谦益捧着茶盏,指尖却在发烫,“《考成法》再推行半年,咱们这些人,要么成了贫民,要么成了罪臣。朱允炆重用匠人、打压勋贵,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
赵全搓着手,声音发颤:“我户部那几笔糊涂账,沈敬的人已查了半个月,再等下去……”
朱承佑猛地拍桌,腰间玉佩撞出脆响:“怕什么?京营里张伦副将,跟咱们是一条心 —— 他吃空饷的事被新法盯上,早想反了!”
三人对视一眼,黑暗里,一个以 “清君侧,复祖制” 为名的毒谋,开始发芽。元宵的灯笼还没挂满京城,静云轩的密会已开了三回。
钱谦益带来了江南士绅的银子 —— 足足五十万两,用来收买宫中太监和京营兵士;赵全则拿出了皇城布防图,标注出侍卫换班的间隙;朱承佑更联络了十几个皇族旁支,承诺事成后拥立年幼的衡王登基,恢复宗亲特权。
“宫宴是最好的机会。” 张伦穿着便服,坐在角落,手里把玩着一枚狼牙符 —— 那是他调动心腹兵马的信物,“建文要借元宵宴显恩威,到时候文武百官、宗室勋贵都在,只要控制宫门、拿下御座,大事可成!”
他们的计划,像一张织得密不透风的网:
先是宫中的刘太监,这位伺候过先帝的老太监,因不满新帝宠信年轻太监王钺,答应在宴会守卫里安插二十个死士 —— 有的扮成乐师,有的混在内侍中,还会在御酒旁的几坛黄酒里下蒙汗药。
再是张伦,他会以 “巡查皇城安全” 为名,带三百心腹兵士,在宫宴开始后封锁东华门、西华门,切断皇宫与外界的联系,只留北门让后续人马进入。
最后是宴席上的发难:由被收买的御史李嵩借敬酒挑事,吸引侍卫注意力,扮成乐师的死士趁机抽出藏在琵琶盒里的淬毒短刃,扮成内侍的死士则用袖中弩机射向御座 —— 只要朱允炆一死,就对外宣称 “陛下暴疾驾崩”,拥立衡王,废《考成法》,杀沈敬和那些匠人。
“万无一失?” 钱谦益追问。
张伦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三枚火铳的弹丸:“我已让人试过,这玩意儿能打穿铁甲。死士们每人带一把袖弩、一把短刃,就算御前侍卫再能打,也挡不住!”
窗外,元宵的第一盏灯笼亮了,映得屋内几人的脸,一半在光里,一半在阴影里,像恶鬼的狞笑。
正月十五,元宵夜。
紫禁城的乾清宫前,像撒了一把碎星。数百盏琉璃灯挂在廊下,映得广场上的数百席宴席流光溢彩。
丝竹声从乐师席飘来,《庆丰年》的调子裹着酒香,飘满整个皇城。
文武百官按品级入座,朱允炆穿着明黄龙袍,坐在丹陛之上的御座里,皇后徐妙锦一身凤冠霞帔,陪在他身旁。她偶尔侧头,轻声提醒:“陛下,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朱允炆笑着点头,目光却扫过台下 —— 钱谦益端着酒杯,眼神却往乐师席瞟;赵全捏着筷子,手在微微发抖;张伦站在广场边缘,腰间的狼牙符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他早知道了。
沈敬的内审司递来的密报,堆在御书房的案上:江南盐商的银子流进了刘太监的府中,张伦的亲兵近来总在皇城门外操练,李嵩昨日还去见了朱承佑。
“天眼” 的暗探甚至摸清了死士藏武器的地方 —— 琵琶盒的夹层里,内侍的宽袖中。
“陛下,李御史求见。”
王钺轻声禀报。朱允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摸向腰间 —— 那里藏着营造司特制的袖珍手弩,能连发三矢,箭尖淬了麻药。
他在等,等这些人自己跳出来,好把这张毒网连根拔起。
李嵩果然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基建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