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风波后的第三日,沈静姝按例前往长春宫给皇后请安。长春宫的气氛依旧肃穆,殿内熏着浓郁的龙涎香,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韦皇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仿佛前日太庙之事从未发生过,但沈静姝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周身散发的冷意,比往日更甚——那是被皇帝敲打后,隐忍的怨怼与不甘。
请安完毕,各宫妃嫔陆续告退,韦皇后却特意留下了沈静姝。“沈贵妃,”皇后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近日宫中传言,说你改良的胭脂极为好用,质地细腻,颜色素雅,不少妃嫔都颇为羡慕。”
沈静姝心中一动,知道韦皇后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连忙躬身回道:“皇后娘娘谬赞了,不过是臣妾闲来无事,随手改良的小玩意儿,登不得大雅之堂。”
“哦?”韦皇后挑眉,“能让各宫妃嫔都称赞的,怎会是小玩意儿?”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本宫想着,你既有这般手艺,不如将胭脂配方献出,交由内务府统一制作,分发给各宫妃嫔,也算是你为后宫做了一件好事,不枉皇上对你的看重。”
沈静姝心中冷笑。韦皇后这是想夺走她的胭脂配方。这改良胭脂不仅是她自用的好物,更是她暗中积累财富的手段之一——她通过晚晴的外家亲戚,将多余的胭脂卖给京中达官贵人的家眷,赚取了不少银钱,用来培植心腹、打点上下。若是将配方交出,她不仅会失去这笔重要的财源,还会让内务府(韦家安插了不少人手)掌控这门手艺,日后再想借此积累实力,便难上加难。
但她若是直接拒绝,又会被韦皇后扣上“自私自利”“违抗皇后”的罪名,甚至可能被韦家借机罗织罪名,让她再次陷入困境。她必须想一个两全之策,既保住配方,又不得罪韦皇后。
沈静姝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回皇后娘娘,并非臣妾不愿献出配方,只是这配方极为特殊,制作过程也颇为繁琐,且需要多种罕见的原料,若是交由内务府大规模制作,一来原料难以供应,二来制作工艺复杂,恐难以保证品质,反而会辜负娘娘的期望。”
“罕见原料?”韦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你说说,都需要哪些原料?本宫让内务府全力采买便是——韦家在西南也有些产业,寻些原料不在话下。”
她刻意提及韦家的产业,既是炫耀势力,也是在施压,暗示沈静姝即便原料罕见,韦家也能轻松弄到,让她无从推脱。
沈静姝从容回道:“回娘娘,这配方中需要一种名为‘紫草’的原料,此草只生长在西南边陲的深山之中,且需在特定节气采摘方能保有药效,数量稀少,采摘极为困难。臣妾也是托了多方关系,才好不容易采买到少量,韦家产业虽大,怕也难短期内凑齐大规模制作所需的量。”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将杏仁油与花汁反复乳化,火候需精准把控,多一分则油腻,少一分则易脱妆,这手艺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内务府的工匠怕是一时难以学会。若是做得不好,反而会让各宫妃嫔非议,累及娘娘的声誉。”
她故意夸大了紫草的采摘难度和乳化工艺的复杂性,同时点出“累及娘娘声誉”,戳中韦皇后在意脸面的心思——韦皇后作为顶级外戚的女儿,极为看重自己的名声,绝不愿因一盒胭脂被妃嫔非议“办事不力”。
韦皇后果然皱起了眉头。她原本以为沈静姝的胭脂配方只是普通改良,没想到如此麻烦。若是真让内务府大规模制作,一旦品质不佳,不仅会被人笑话,还可能被皇帝指责“铺张浪费”,反而给了皇帝打压韦家的借口。她沉吟片刻,语气依旧带着几分不甘:“即便如此,你也该将配方献给本宫,由本宫酌情处理。”
“娘娘,”沈静姝语气诚恳,“臣妾并非不愿,只是这配方是臣妾的心血,且其中还有些细节需不断改良才能更完善。不如这样,臣妾日后每月制作一批胭脂,亲自送到长春宫,由娘娘分发给各宫妃嫔,既保证品质,也不麻烦内务府,还能让娘娘借此施恩于众人,彰显皇后的慈爱,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每月送一批胭脂给韦皇后,既给了她施恩的机会,保住了她的脸面,又让她无法再强求配方——毕竟,若是再逼迫,便显得她太过苛责,传出去对韦家名声不利。
韦皇后心中权衡利弊,最终点了点头:“也罢,便依你所言。每月初一,你需将胭脂送到长春宫,不得有误,且品质需与你自用的一致,若是敢偷工减料,本宫定不饶你。”
“臣妾遵旨,谢皇后娘娘体谅!”沈静姝连忙磕头谢恩,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一局,她再次凭借着对人心的揣摩和对规则的利用,化解了韦皇后的发难,保住了自己的财源。
离开长春宫后,晚晴忍不住说道:“小主,您真是太厉害了!韦皇后娘娘摆明了是想夺走您的配方,还搬出韦家施压,您竟然能让她同意您每月送胭脂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