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起素笺,清了清嗓子,笑着对徐光启说:“徐卿,朕听闻你自幼聪慧,尤精算学。不知幼时习算,可有什么趣事?朕小时候……可是最头疼那些鸡兔同笼的题目了。”
徐光启没料到皇帝会问这个,愣了一下,见皇帝笑容和煦,不似作伪,紧张稍缓,想了想,答道:“回陛下,臣幼时确喜算术。趣事……倒有一桩,家父曾以算账考较臣兄,臣在旁听闻,竟能指出其中谬误,家父惊异,自此方允臣接触算书。至于鸡兔同笼……其关键在于假设……”
一旦聊到熟悉的领域,徐光启的话匣子便打开了,从算学轶事谈到《九章》精妙,又引申到算学在丈量田亩、兴修水利、预算军饷中的实际应用,言辞虽仍带着翰林官的严谨,但眼中已有了光彩。
林锋然适时插话,分享了几句自己“小时候”(实为穿越前)学数学的“痛苦”经历,引得徐光启莞尔,气氛顿时活络不少。
接着,林锋然又转向舒良:“舒良,你在宫中多年,经手旧档无数,可曾见过什么前朝有趣的记载?或者,对这宫中用度开销,可有什么省俭的窍门?”
舒良受宠若惊,连忙躬身:“奴婢愚钝……不过,前朝档册中,确有些奇闻,如某地贡品尺寸殊异,某次庆典用度竟有定例外之花销……至于省俭,奴婢以为,关键在于账目清晰,杜绝虚耗,如烛火、用冰、车马调度,细微处皆有文章可做……” 他絮絮叨叨说起宫中庶务,虽琐碎,却透着实在。
林锋然认真听着,偶尔问几句,表示重视。炭火渐渐旺了,鹿肉和羊肉串架上去,滋滋作响,香气弥漫开来。林锋然亲自拿过几串,递给徐光启和舒良:“来,尝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徐光启和舒良诚惶诚恐地接过,学着林锋然的样子,有些笨拙地烤着肉,气氛越发轻松。几杯温酒下肚,话题也更加放开,从各地的风土人情,到朝中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趣闻(避开了敏感人物和事件),甚至聊到了京城最近流行的戏文。
林锋然发现,卸下官场的拘谨,徐光启其实是个内心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人。而舒良,则对宫廷运作的细节了如指掌,是个绝佳的大管家。这次看似不伦不类的“烧烤晚会”,竟真的拉近了他与这两人的距离。
然而,轻松的时光总是短暂。夜色渐深,正当林锋然觉得这次“团建”颇为成功时,一名锦衣卫缇骑匆匆赶来,在亭外跪下,双手呈上一封密信:“陛下,大同八百里加急!”
欢乐的气氛瞬间凝固。林锋然脸上的笑容褪去,接过密信,就着亭内的灯火展开。徐光启和舒良也立刻肃立一旁。
信是大同总兵亲笔所写,字迹潦草,透着焦急:“……瓦剌斥候活动异常频繁,似有大举调兵迹象!也先遣使最后通牒,言三日内若不见陛下应允条款,便挥师攻城!军中流言……流言有加剧之势,言称……言称京中已有议和之意,欲弃守大同!军心不稳,请陛下速决!”
林锋然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也先终于要动手了!而军中流言不仅未息,反而变本加厉!这背后,定然有内奸在推波助澜!
他收起密信,面沉如水,对徐光启和舒良沉声道:“瓦剌即将发动总攻。军中流言甚嚣尘上。你二人,即刻随朕回乾清宫议事!”
“臣(奴婢)遵旨!”徐光启和舒良齐声应道,脸上轻松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决然。
炭火依旧噼啪,肉香犹在弥漫,但澄瑞亭内的气氛,已从片刻的闲适,骤然拉回了刀光剑影的现实。
(第86章 完)
喜欢联的江山,全是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联的江山,全是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