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冲刷着高德的耳膜。他坐在替补席上,毛巾盖着头,隔绝了部分喧嚣,却隔绝不了内心翻腾的情绪。首秀15+6+3+1+1,数据全面,球队大胜,对于一个刚穿越过来、语言不通的大一新生来说,这开局梦幻得有些不真实。
视野中,那行带来莫名安心的【本场运势:大吉】已经悄然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但它带来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更衣室里,队友们拍打他后背的力道更重了,眼神里的认同感也多了几分。就连一向严肃的主教练特伦特·约翰逊,在赛后总结时也难得地提了一句:“……高在防守端的活性和尺寸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帮助,那个三分球也很提气。”
当然,教练用的是英语,高德是靠猜和观察旁边助教的表情大致理解的。
“Gao! Media!”(高!媒体!)球队的新闻官在更衣室门口喊了一声。
高德心里一紧。来了,穿越者的终极考验之一——接受采访,还是英语的!
他硬着头皮跟着新闻官走到混合采访区,几支话筒立刻伸到了他面前。灯光有些刺眼,记者们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
“Gao, how does it feel to make your NCAA debut with such a solid performance?”(高,首次在NCAA登场就打出如此稳健的表现,感觉如何?)
“That steal and fast break dunk was impressive,talk us through that play.”(那次抢断快攻扣篮令人印象深刻,谈谈那个球。)
“You seem to have great chemistry with Josh already,how’s the adjustment to college basketball?”(你看起来已经和约什有了很好的化学反应,适应大学篮球感觉怎么样?)
高德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每个单词好像都认识,但连成句子就反应不过来了。他只能捕捉到一些关键词:“debut”(首秀)、“feel”(感觉)、“Josh”(约什)、“adjustment”(适应)。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然后用事先在脑子里排练过无数遍的、最简单直接的句式回答。
“Feels good.”(感觉很好。)他先定下基调,然后补充,“Team… win. Important.”(球队……赢球。重要。)
关于那个抢断扣篮,他憋了半天,结合肢体语言:“See ball… go! Fast! Dunk!”(看到球……冲!快!扣篮!)
说到和柴德里斯的化学反应用,他指了指站在不远处正侃侃而谈的柴德里斯:“Josh good. Pass me ball. I shoot.”(约什很好。传我球。我投篮。)
言简意赅,词汇贫乏,但配合他认真的表情和偶尔的手势,竟然意外地营造出一种“人狠话不多”的酷哥形象。记者们非但没有不满,反而觉得这个来自东方的大个子有点意思,笔下生花地描绘起“斯坦福神秘新星,场上犀利场下沉默”的形象。
柴德里斯接受完采访,凑过来搂住高德的脖子,笑着对记者们说:“嘿,别为难我的小兄弟了,他还在学‘英语’这门高深学问呢!不过你们看到了,他用篮球说话,声音够大!”
这话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高德感激地看了柴德里斯一眼,这哥们儿,能处!
---
首秀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让高德初步在球队站稳了脚跟。但挑战远未结束。日常训练、战术学习、文化课程,还有无处不在的语言壁垒,都像是游戏里一个个需要攻克的小BOSS。
尤其是战术课。教练在白板上画着复杂的跑位路线,嘴里吐出一连串战术代号“Fist Down”、“Horns Flex”、“UCLA Cut”……高德听得头大如斗,只能拼命用眼睛记下线路,回去后再对着战术手册(幸好有图示)死记硬背。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画满了各种符号和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拼音注释。
“Gao,这里,你应该是V-cut(V字切)到这里,然后为Josh做背掩护(Back Screen),明白吗?”助理教练迈克·霍普金斯专门在训练后给他开小灶,语速放得很慢,用手在战术板上比划。
高德紧紧盯着,努力理解:“V-cut… here. Screen for Josh. Yes.”(V字切……这里。为约什掩护。明白。)
“Good! Then you pop out to the corner, ready to shoot.”(很好!然后你弹向外线角落,准备投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NBA篮坛名人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NBA篮坛名人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